每月月底或月初,本榜單從最新出版的文學藝術、歷史傳記、思想社科類圖書中,參考圖書網店的數據及專業書評媒體的評價,以人文性、思想性、趣味性為標準,篩選出十本好書,期待其中的某一冊能夠進入您的內心。
![]()
《照料母親十一年:關于責任、愛、死亡,以及矛盾心理》
[美]琳恩·蒂爾曼 著
尚曉蕾 譯
譯林出版社
![]()
一向干練的母親在八十六歲時突然變得呆滯、頭腦混亂,一夜之間,美國作家琳恩·蒂爾曼的生活天翻地覆。照料失能母親的十一年,也是琳恩·蒂爾曼重新認識母女關系的十一年。曾嚴苛疏離的母親,病后卻變得溫和慈祥;對母親既敬佩又怨艾的女兒,決心要讓母親有尊嚴地度過最后的時光,卻無法卸下矛盾重重的心防,“我扮演了好女兒的角色,不是憑真心,而是憑良心”。本書以極大的勇氣,展現養老照護中愛怨交織的復雜真相。
生活天翻地覆后的無措,貫穿24小時的憂慮,為母親清潔身體時的不安,看母親獨自受苦時的恐懼,個人自由所剩無幾的怨念,在醫療失誤面前的憤怒,尋找一個好護工之困難,送養老院還是在家去世的艱難抉擇……書中那些養老照護中的明與暗,那些醫療奔波、經濟壓力和情感耗竭的細節,是千萬家庭照料者正在經歷卻鮮被言說的事實。
持續十一年的照護,也讓蒂爾曼看到了許多被廣泛忽視的方面。從事照護工作的通常是女性,是女兒;守護床邊,奔波于家庭、醫生、手術室之間的,通常是家庭成員,社會支持網絡乏善可陳;老年醫學不被重視……這一切,都指向一個更普遍的社會問題:照護,不應只是家庭內部的事。
【優秀圖書】
《非比尋常:回憶辛波斯卡》
[波蘭]米哈烏·魯西內克 著
茅銀輝 孫琰 趙如雨 譯
群島圖書|中信出版集團
![]()
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降臨,波蘭詩人辛波斯卡平靜的生活被驟然打破,電話甚至在夜間也響個不停。二十四歲的米哈烏·魯西內克前來應聘秘書工作,他客氣地要了一把剪刀,剪斷了電話線——就這樣,他成為辛波斯卡貼心的陪伴者,直至她生命的最后時刻。身為秘書,魯西內克得以用一種無人能及的視角,“信手拈來”式追尋十五年相伴的點滴印記,呈現出獨一無二的近距離觀察:她有時異想天開的愛好、對孤獨的偏愛,她的詩歌的誕生方式、寫作習慣和對拼貼畫的熱情,以及與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復雜友誼。尤其珍貴的是,魯西內克捕捉到辛波斯卡作為一位“古怪老太太”的可愛與真性情,見證她如何在諾獎的巨大喧囂中,始終努力堅守內心。本書由波蘭語直譯,并首度公開辛波斯卡生前的創作手稿、文獻、書信和珍貴私人照片。
《古爾德魚之書》
[澳]理查德·弗蘭納根 著
張竝 譯
新經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
澳大利亞作家理查德·弗蘭納根將畫家威廉·古爾德的經歷及塔斯馬尼亞十九世紀流放殖民地的真實歷史當作虛構小說的地基,書寫出叩問歷史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古爾德魚之書》。靠做假古董混生活的哈梅特偶然發現了一本著名博物學畫家古爾德的《魚之書》原本,五彩斑斕的魚類插畫之間是作者的筆記。然而,其中的內容卻和歷史大相徑庭,古爾德只是個偽裝成畫家的死囚,而他所在的塔斯馬尼亞則是充滿罪孽、奴役、酷刑、鮮血、欲望和謊言的地獄。哈梅特越是閱讀,筆記就越是會生長出新的章節,而在全部讀完的時候,這本書卻突然不翼而飛。于是,故事和現實的邊界變得模糊,謊言開始吞噬另一個謊言,《魚之書》如銜尾之蛇,形成了一個層層嵌套的閉環。
《海邊列車》
談波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
小說將東北國營工廠、三教九流的江湖社會、市場經濟勃興的南方城市三種不同的社會切面巧妙拼接組合,復活了那個充滿蓬勃生機的年代。上世紀80年代,東北大連一座大型國營化工廠,幾個主人公面臨著不同的命運抉擇:陳工程師歷經苦難后歸來,重新出發,創造了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卻也遭遇著個人感情的復蘇與糾葛;林雪鴿與金素這對性情各異的好朋友,各自出走,去往更大的世界,也迎接著命運的未知;吳信離開工廠與女友,后來蜚聲西方藝術界,多年后他在畫布上畫下記憶中工友們血氣方剛的模樣……時代列車轟然向前,有人縱身而上,有人守候原地。作者以一支強悍而溫柔的筆,重現東北國營大廠最后的黃金時代,追尋那個年代的青春,也昭示著我們:當生活脫離軌道,命運在呼嘯,作為個體如何實現精神突圍?
《等下雪》
趙松 著
鑄刻文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
書中收錄了趙松新近創作的七篇中短篇小說:兩個經歷了婚姻創傷的中年男女,偶然同去東北,在若即若離中等待一場遲遲不來的雪;年輕的她和中年的他,維持著一種模糊不定、無欲無求的關系,而她終于決定離開,卻并非有了新的生活可能,而是一次對過去自我狀態的刪除式了斷;曾經的酒友,回顧跨越三十多年的記憶碎片,情誼、心境已悄然變幻,彼此都已面目全非……這些小說里的人物,無論什么身份,都面臨著自己的擁有已然所剩無幾的事實,但他們并不知道還能怎樣阻止失去。他們沉陷在難以名狀的困頓中,面對過往生活的廢墟和不斷脫落的關系與記憶,懸浮于等待和行動之間,試圖在瑣碎日常與偶然相遇中尋找可能的存在感。
《王維十五日談》
李讓眉 著
浦睿文化|岳麓書社
![]()
王維,也許是唐代大詩人中我們“最為熟悉的陌生人”。“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這些名句我們從小便熟能成誦,但若仔細再想,卻又說不出具體的好處,而王維的真實面容,也一直被湮沒在世家公子、美少年、音樂家、詩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些固化標簽之中。青年詩人、作家李讓眉曾擔任《跟著唐詩去旅行》紀錄片顧問,以其豐厚扎實的學養、見識和敏銳的感知力,用十五篇漫談追尋王維,細解王維的生平、時代、交游、情感、繪畫、音樂,還原王維的人生境遇與精神世界,以詩人之眼觀照王維詩獨特的妙處——無我而有情,以及在當下的我們為何要讀王維、如何讀王維,將古典詩人的光芒折射到現代的你我身上。
《最后的使團:1795年荷蘭訪華使團及被遺忘的中西相遇史》
[美]歐陽泰 著
張孝鐸 譯
新思文化|中信出版社
![]()
179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以恭賀乾隆皇帝登基六十周年為名,派遣使團來華為乾隆皇帝慶祝,成為鴉片戰爭前最后一個被中國皇帝正式接見的真正的歐洲外交使團。一個是有著“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貿易強國——荷蘭,一個是正值康乾盛世的文明古國——中國,他們的相遇會對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作者回到當時的歷史語境中,重新審視了頗具西方中心主義的敘事,發掘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被遮蔽的豐富紋理。通過講述荷蘭使團旅途中的奇聞異景,作者將微觀史敘事與宏大歷史思考融為一體,對外交史中傳統的“文化沖突論”進行了反思,不再把18世紀末的中西交往簡單歸結為“開放”與“封閉”、“進步”與“落后”的文明沖突。1795年荷蘭使團的訪華之旅為全面看待18世紀的中國和中西方關系提供了新的視角,幫助我們果決地突破“文化沖突”敘事,為眺望18世紀末的中國和世界打開了一扇窗。
《動物有多重要》
[美]謝利·卡根 著
王球 惠麗云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書聚焦于當代極具爭議的動物倫理核心命題:動物的生命價值究竟幾何?人類應如何對待它們?作者以清晰邏輯和犀利思辨,系統梳理了關于動物地位的幾種哲學立場:主張人與動物完全平等的“一元論”、賦予人類絕對主宰權的“人類中心主義”,以及他本人所持的“等級論”——承認動物生命有其內在價值,但在道德考量上次于人類。這一立場隨即引出了本書的核心追問:如何衡量不同動物的價值?蒼蠅與猩猩等價嗎?寵物的價值高于令人畏懼的動物嗎?即使承認人類的優先地位,虐待與濫殺動物是否就無需背負道德愧疚?書中充滿了大量的案例以及作者精心設計的層層遞進的小問題,令讀者在閱讀時會不斷聯想到現實中曾經或可能碰到的道德困境,產生共鳴。
《欣泣集》
彭劍斌 著
鑄刻文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
本書收錄的是彭劍斌早年的作品,是對“悔其少作”的一次反悔。他曾將這些小說銷毀,未曾想到一位讀者全部拷貝了下來,并在幾年后發給了他。他起初覺得這些作品情感泛濫,不克制。然后他想到了“欣泣集”這個書名,“‘欣泣’二字恰好道破了他們可笑的根源,揭去了他們身上最后一塊遮羞布”。在這批青春之作里,尚未成熟的作家撤離了情感的中立地帶,要么淚流滿面,要么喜極慘笑。作為少作,它們具有比成熟更加珍貴的品質,那便是年輕的心靈所特有的赤誠:天真地悲觀,絕望地期待,在漆黑的內心世界里探尋、迷路,同時照亮無邊的虛無。透過種種欣泣交集的情緒,心靈向我們敞開它最初的真。
《如何成為情緒穩定的父母》
[英]薩拉·奧克韋爾-史密斯 著
王丁丁 荀曉雅 著
守望者|南京大學出版社
![]()
作者倡導“溫和育兒”理念,其核心不在于如何管教孩子,而在于如何治愈自己。童年逆境經歷不可避免地影響了我們成年后應對困難及與孩子相處的方式。是逃跑或戰斗,還是僵死或服從,抑或是輕松面對?與自己的童年和解,給予孩子支持的前提是治愈自己。在這種自我療愈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不是逃避或否認童年的創傷,而是正視它、理解它,并最終與它和解。“我們的父母與我們一樣,是他們自己成長過程的產物。唯一不同的是,我們現在生活在意識到童年創傷的時代,所以我們可以成為打破這一循環的一代人。”作者認為,很多父母往往過度高估了自己的作用,擔心自己的一個錯誤決定會毀掉孩子的一生,焦慮于自己是否做得足夠好。但我們忘了,孩子是生命,他們自己就會成長,父母的角色不是塑造者或控制者,而是陪伴者和見證者。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