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的回應!”凌晨一家小超市正準備打烊,一個男人匆匆走進來,神情焦急。說自己手機丟了,想借老板的電話用一下,找找手機在哪兒,老板看他著急,心里也軟了一下,但沒直接把手機遞過去。他拿起自己的手機,問對方:號碼是多少?我幫你撥,開免提一樣能聽,誰知男子轉身就離開了
![]()
留下老板一個人站在原地,心里明白了,這哪是找手機,這分明是借機會拿別人手機跑路,或者想趁機做點什么手腳
可能有人不解:對方拿去打個電話又能怎么騙人?
這話就不對了,真要碰上騙子,套路多得超出想象。有人借機打開你的支付頁面,發驗證碼套密碼;有人用假裝打電話的方式定位、掃碼,甚至趁機搶奪。手機在現在的生活里,已經不只是通訊工具,而是錢包、身份證、銀行卡的集合體,稍不留神,損失就不是一兩個電話費能比的
老板的處理方式,看似簡單,其實是最穩妥的。他既保持了基本的善意,也設好了安全底線,不讓手機脫離自己的控制。這一點特別值得學。遇到陌生人求助,不一定要直接拒絕,只要保持主動權,既能幫人,也能保護自己。像他這樣,開免提、自己撥號,是最聰明的應對
很多人出門遇到突發情況,可能真的會需要幫助。可人心難測,防備不能少。遇到借手機、借充電寶、幫掃碼這些情況,最好的做法就是“幫得了,但不交出控制權”。不盲信、不盲拒,就是最好的方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