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工作越來越難了。
文/cicy
1.
我今天中午和人事助理一起吃飯,她跟我說,今天早上到中午這會兒,已經面試了五個應聘者了。
前段時間,資料員回家生孩子了,將近半年多的產假,意味著這個崗位需要快點補位進來,我們公司的資料員要干的活不少,每天都窩在檔案室整理各類文件、歸檔、匯總,然后做個匯表之類的,看似輕松簡單,其實雜七雜八的活兒也挺多的。
最大的優勢是:雙休、到點下班(這個具體要看當天的工作安排)。
但工資也不高,不交五險,底薪3000元,試用期三個月,工資是2500元。
周三人事在各類平臺上發布的招聘信息,到周四就收到了陸陸續續不少的簡歷,今天早上光是來面試這個崗位的就有五個,聽說下午還有三個。
中午在食堂吃飯的時候,聽人事助理說,早上面試的五個里面,有兩個曾經是某上市企業的中層管理,而且有一個學歷還是碩士,可惜年紀有點大了,還有兩年就40歲了。
她這么一說,我不禁感慨起來,一個3000元工資的工作,卻炸出了這么多找工作的人,其中還有曾經履歷那么優秀的人,這已經不是市場的問題了,而是另一個維度了。
如果有人知道,自己上了十幾年學,最后發現自己只值3000塊,該是什么樣的感受,有時候我在想,這不是某個人的困境,而是一代人的集體焦慮。
2.
我們家附近有個露天廣場,廣場旁邊的臨街開了很多快餐店,里面有家早餐店在招幫工,月薪3000塊,要求是凌晨4點到崗,負責包包子、擦桌子等等。
消息剛貼出去,半天就來了十幾個應聘者,大多是40歲上下的中年人,其中有之前在工廠做流水線的王姐,也有開過小飯館后來倒閉的,他們圍著老板反復確認:每月能準時發工資不?活兒累點沒事,只要穩定。
這場景如今很常見。
不是年輕人看不上3000塊的工作,而是對于40歲左右的人來說,這份工資背后藏著“剛需”,王姐之前在電子廠做組裝,去年工廠搬遷到外地,她沒跟著去,因為家里的老人需要照顧,孩子在讀初中,根本走不開。
她就開始重新找工作,連續找了兩個月,要么要求是“35歲以下”,要么是銷售崗需要熬夜跑業績,她身體扛不住,早餐店雖然起得早,但下午2點就能下班,既能接孩子放學,又能給老人做晚飯,3000塊夠交水電費和孩子伙食費,她覺得“踏實”。
還有小區里的物業保潔,月薪2800塊,交五險,也是中年人競爭的熱門,說個夸張的,我們附近幾個小區的保安都是年輕小伙子,前幾天我出門的時候還特意觀察了一下,年紀大概也就在28歲左右。
現在不僅是中年人找工作難,連年輕人也開始變得卷了,小區保安活兒也不累,每天放行一下,每月也能到手兩三千。
現在的年輕人找工作,看的是發展空間、工作環境,可對40歲左右的人來說,“穩定能顧家”“按時發薪”才是硬指標。
他們上有老要贍養,下有小要撫養,不敢輕易辭職,也耗不起時間試錯,3000塊的工資在大城市里不算多,但對需要平衡家庭與生計的中年人來說,卻是能抓住的“安全感”。
它未必能讓人過得富裕,卻能撐起一個家的基本運轉,這就是為什么總有中年人愿意搶著干的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