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結束了此次的亞洲之行,火速登上了回國的專機。
從與馬來西亞的貿易協議、礦產協議;到去日本上門討要5500億美元投資;再到與韓國即將達成貿易協議;最后是舉世矚目的一場會談。
![]()
特朗普這次來亞洲,確實是收獲不小,用“圓滿”一詞來形容似乎都不為過。
然而,特朗普本人卻不這么認為。他在回國的飛機上,說出了此行的最大遺憾——沒能跟朝鮮領導人見面。
滿堂彩下的“心頭刺”:遺憾藏在成果背后
要明白他這份遺憾多實在,得先看看他這次亞洲行到底拿了多少好處。
![]()
10月26號剛到馬來西亞,他就借著東盟峰會的勁兒,把中國和馬來西亞之前幫著談成的泰柬停火事兒,說成是自己的外交功勞,接著就跟馬來西亞、泰國簽了關鍵礦產的協議,嘴上說要“重新弄產業鏈”,其實就是給美國的制造業找好原材料來源,以后不用太依賴別人。
緊接著飛日本,那會兒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剛上任,正需要美國撐場面,特朗普順勢就敲了兩份重要協議:一份是日本開放稀土合作,成了美國最靠譜的礦產伙伴;另一份就是那55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光利潤分成美國就占了九成,簡直是坐著收錢。
![]()
到了韓國更風光,慶州機場直接放了21響禮炮,還特意播他競選時愛聽的《YMCA》,韓國總統李在明親手給他戴了“無窮花大勛章”——這可是第一個拿到這勛章的美國總統,連慶州天馬冢金冠的復刻模型都送給他了,待遇跟國王來訪似的。
更別說跟中國談的時候,還定了暫停關稅,這一下就給美國國內的農民吃了顆定心丸,畢竟農民可是他的重要票倉。
![]()
但就這么順風順水的行程,特朗普心里總跟扎了根刺似的。在空軍一號上,有記者問他“這次最遺憾的事兒是啥”,他幾乎沒琢磨就答:“沒跟金正恩見著面,我倆沒把時間定好。”他還特意補了句:“我跟他關系是真不錯,他也待見我,本來我都愿意多待幾天等見面的。”
這話真不是隨口說的,早在10月26號,他就在專機上跟身邊人說,只要金正恩點頭,他立馬就能改行程留下來,向來強勢的特朗普,能這么主動可太少見了。
![]()
連韓國總統李在明都看出來了,當著媒體的面幫他打圓場:“金正恩還沒完全接特朗普的誠意”,這話看著是給雙方臺階,其實就是點破了特朗普的急——連東道主都知道,這位美國總統一直盼著這場會面。
執念背后的算盤:見金正恩不只是“敘舊”
特朗普這么一門心思要見金正恩,可不是單純想嘮嘮嗑,這里面全是實打實的打算。
![]()
要知道,他之前當總統的時候,跟金正恩見過三次,每次都成了全球焦點:2018年在新加坡第一次握手,2019年在河內談判,還有當年在板門店跨過分界線的“突然見面”,每次都讓他得了“打破僵局”的好名聲。
現在又來亞洲,要是能再跟金正恩見一面,那肯定能給國內競選攢點硬料,畢竟“能跟朝鮮領導人談得來”,也是個不小的外交亮點。
更關鍵的是,這次為了見金正恩,特朗普都放了“大招”——他公開說“從某種程度上講,朝鮮已經是核武國家了”。這話聽著簡單,其實是把前幾年“先棄核再談判”的立場松了口。
![]()
2019年在河內談崩了,就是因為美國非得讓朝鮮先把核全部棄了才行;現在特朗普松了口,說白了就是想換個見面的機會。對他來說,哪怕坐下來沒談出啥實質結果,只要傳出“美朝領導人又開始對話了”的消息,就能讓他在競選時多一張“能搞和平”的牌。
從實際利益來看,朝鮮半島的事兒也是能撬動亞太格局的關鍵。特朗普心里門兒清,要是能通過跟金正恩直接聊,把半島局勢穩住,既能讓美韓同盟更牢,又能借著“解決核問題”的由頭,讓美國在亞太更有話語權。
而且朝鮮手里的核和導彈技術,一直是美國的心病——10月28號朝鮮剛試射完海對地巡航導彈,飛了7800多秒,這說明遠程打擊能力又強了,特朗普更想趕緊見個面,摸清朝鮮的底細。
![]()
還有個沒法明說的原因,就是特朗普想復制當年板門店見面的“轟動效果”。2019年他那句“沒想到能在這兒見面”,讓全世界都記住了美國現任總統第一次踏上朝鮮土地的瞬間。
這次要是能在韓國期間突然促成見面,肯定又是一場全球都盯著的“外交秀”,這種出其不意的操作,正是特朗普最擅長的——畢竟能上頭條、能博眼球,對他來說太重要了。
見面泡湯的真相:不是沒時間,是條件沒談攏
![]()
但真沒見著,真不是他說的“時間沒湊上”那么簡單,掰開了看,全是兩邊沒談攏的事兒。
首先是朝鮮那邊的“冷處理”。特朗普從10月中旬就開始放話想見面,可朝鮮官方一直沒搭茬,直到特朗普快到韓國了,直接試射了個巡航導彈,意思很明白:別想著隨便拿捏,我們有自己的底氣。
朝中社報道試射的時候說得挺平淡,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敲山震虎”——既展示了軍事能力,又表明“不會跟著美國的節奏走”。
![]()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在韓國的時候,朝鮮外相崔善姬正忙著去俄羅斯,跟普京、拉夫羅夫密談,顯然是想通過跟俄羅斯搞好關系,給自己多攢點談判的籌碼。
對金正恩來說,前三次見面的經驗告訴他,沒拿到實質好處的見面就是浪費時間:美國不取消制裁,不真承認朝鮮的核地位,光說幾句“關系好”,根本打動不了他。
其次是美朝兩邊的核心分歧還是沒解決。特朗普雖然說朝鮮是“核武國家”,但沒提取消制裁,更沒說給朝鮮經濟援助。可朝鮮最急需的就是解除制裁,不然外部封鎖太難受了。
![]()
一邊是美國只給“姿態”,一邊是朝鮮要“實在好處”,這種落差讓見面失去了最關鍵的基礎。
朝鮮也有顧慮:要是隨便就見面了,沒拿到好處,反而會被外界覺得“急于跟美國接觸”,丟了自己強硬的形象,這買賣不劃算。
后來特朗普還找了個臺階下,說“中美會晤才是重點,同時見金正恩對中方不禮貌”。韓聯社解讀成“外交禮讓”,但明眼人都知道,要是朝鮮真松口同意見面,特朗普絕不會因為“禮貌”放棄。
畢竟對他來說,跟金正恩見面能博的眼球、能拿的政治資本,可比“禮讓”重要多了——這話無非是不想承認“被朝鮮拒絕”的尷尬。
![]()
不過這事兒也沒徹底黃。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特意說“我會回來的”,朝鮮那邊雖然沒回應,但也沒把話說死,試射導彈的時候沒說任何攻擊美國的話,算是給以后對話留了余地。
韓國的專家分析,朝鮮這是“吊著重塑談”:既不想顯得太急,又想掌握跟美國對話的主動權,不能讓美國牽著鼻子走。
說到底,特朗普這遺憾,其實就是他那套“做交易”的外交沒玩成。他覺得說幾句“關系好”,松點口風,就能見著面刷存在感,可金正恩要的是真真切切的好處——制裁得解、地位得認,這些沒到位,說啥都白搭。
![]()
而這次沒見著面,也像亞太格局里的一個小注腳:在核問題和地緣博弈的棋盤上,從來沒有輕松的見面,只有算清了籌碼才會落子。
特朗普雖然帶著一堆協議回了美國,但沒見著金正恩的遺憾,估計得在他心里擱好久,直到下次再踏上亞洲的土地。
信息來源:
環球時報——美總統到訪,韓國送了一頂金冠
直新聞——特朗普:我很喜歡金正恩,他也喜歡我,愿為會晤延長亞洲行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