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0月21日,一樁令人震驚的走私案件被海關披露:兩名女性竟將68只活體動物藏在緊身褲中,外搭長裙企圖蒙混過關!
幸而廣東海關迅速識破異常,及時攔截,避免了一場潛在的生態危機。
![]()
可問題在于,她們為何甘冒牢獄之險從事此類行為?
2女子裙底藏68只生物
在深圳文錦渡海關旅檢現場,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的走私鬧劇。
一名身著寬大長裙的女性旅客步入無申報通道時,其行走姿態立刻引起工作人員警覺。
![]()
“她步伐僵直,像是腿部被束縛住了,還不停地偷瞄查驗臺,神情明顯不對勁。”執行檢查任務的女關員事后回憶道。
當被攔下進行排查后,場面令人愕然:她的裙擺之下竟套著一條黑色高彈力緊身褲,表面布滿不規則凸起。
最終清點確認,這名女子大腿部位密密麻麻綁縛著39只活體烏龜。
![]()
更巧合的是,僅僅五分鐘后,另一名采用相同手法藏匿烏龜的女性也被截獲,查獲數量為29只。
經權威機構鑒定,這些烏龜均為侏儒側頸龜,原產地為非洲西南部的安哥拉與剛果區域,在我國并無自然種群分布。
面對詢問,兩位當事人給出的回答令人心生憤慨又深感無奈。
她們坦言,只是為了獲取200至300港幣的“跑腿報酬”,替幕后人員將這批烏龜非法帶入境內。
![]()
至于這些生物后續去向如何,是否會造成環境破壞,她們從未考慮過。
看似微不足道的代運行為,實則可能撬動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閥門。
盡管侏儒側頸龜目前在國內寵物市場尚屬稀有,尚未形成規模化養殖,但正因如此才更加危險。
這類龜類生命力頑強,能在濕地、池塘甚至季節性積水地帶存活,并具備夏眠能力以應對干旱氣候。
![]()
若被私自釋放到我國南方水系環境中,由于缺乏天敵制約,極有可能迅速擴張種群,擠壓本土龜類的生存空間和食物資源。
更為嚴峻的是,未經檢疫的走私活體極易攜帶非洲特有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蟲。
一旦進入本地生態系統,不僅可能引發野生動物感染,還存在跨物種傳播風險,威脅公眾健康。
![]()
一線執法人員指出:“這些人只盯著眼前幾百塊酬勞,卻看不見背后潛藏的巨大生態代價。”
正是這種短視逐利的行為,悄然撕開了國家生物安全防線的一道裂口!
那些“外來客”變成的“生態殺手”
或許有人認為,“不過幾只小龜,能掀起多大風浪?”然而,這樣的想法未免太過輕率。
![]()
歷史反復證明,許多起初看似無害的外來物種,最終演變為難以控制的生態災難。
1979年,我國從北美引入互花米草,初衷是利用其發達根系與耐鹽特性來穩固海岸線,被譽為“護岸先鋒”。
![]()
初期成效顯著,該植物每小時可過濾約2升海水,每年結籽高達600粒,一度被稱為“生態工程師”。
但誰曾料想,四十年后它竟蛻變為吞噬灘涂的“綠色惡魔”。
互花米草地下根莖瘋狂擴展,破壞底棲生物棲息環境;地上植株密集叢生,堵塞航道,阻礙潮汐交換,導致水質惡化、赤潮頻發。
![]()
其擴張速度驚人,排擠本土植被,致使大片濱海濕地退化成寸草不生的荒地。
江蘇鹽城地區因它的入侵,使全球數量不足600只的極危鳥類——勺嘴鷸喪失覓食場所,瀕臨斷糧。
浙江樂清灣的灘涂生態系統幾乎被完全覆蓋,底棲動物種類銳減。
![]()
治理成本高昂,直到2022年國家啟動專項清除行動,才初步遏制其蔓延趨勢。
截至2024年,全國累計清理面積已達110萬畝。
放眼全球,類似案例屢見不鮮。
美國曾為控制藻類泛濫引進亞洲鯉魚(包括鰱魚、草魚等),結果因無天然捕食者,這些魚類體型遠超原產地,食量巨大,迅速占領密西西比河流域。
![]()
部分地區水域中,亞洲鯉魚占比高達魚類總量的九成。它們頻繁躍出水面的畫面,已成為北美生態失衡的標志性景象。
美國政府投入超百億美元用于防控,甚至建造電子攔魚屏障,但仍無法徹底根除。
再看我國境內的福壽螺,上世紀80年代作為食用螺引進,后因口感不佳遭棄養,隨即在南方水域爆發式繁殖。
![]()
單只福壽螺年均產卵可達上萬枚,大量啃食水稻幼苗及其他農作物,造成農業減產。
更嚴重的是,其體內攜帶廣州管圓線蟲,人類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螺肉后,可能引發嗜酸性腦膜炎,已有多起致病案例發生。
![]()
這些真實事件警示我們:外來物種入侵如同一枚“隱形炸彈”。
一旦引爆,不僅重創生態環境,還將帶來巨額經濟損失與公共衛生隱患。
聯合國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已有超過3500種外來物種被列為有害入侵種,且每年新增約200種,這些“生態刺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跨越國界。
![]()
走私暗流
此次侏儒側頸龜被走私的根本原因,在于國內存在特定市場需求。部分爬寵愛好者熱衷收集珍奇異類,愿意支付高價購買稀有品種,不法分子借此機會通過隱蔽渠道牟取暴利。
“人體藏匿”式的走私手段并不鮮見。
![]()
過往海關查緝案例顯示,有人將活體動物藏于行李箱夾層,有人塞入保溫杯中,更有甚者直接捆綁于身體隱秘部位,正如本次兩名涉案女子所為。
走私者往往心存僥幸,認為監管可能存在疏漏,但他們低估了海關人員的專業素養。
經驗豐富的關員早已練就敏銳觀察力:步態異常、眼神游離、隨身物品重量不符等細微跡象,都可能成為破案線索。
![]()
這些走私鏈條背后的參與者,要么出于無知無畏,要么被利益驅使。
就像這兩名藏龜女子,或許直至落網那一刻,仍未意識到自己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及《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非但“帶貨費”化為泡影,還需面臨法律追責。
![]()
面對日益嚴峻的外來物種入侵形勢,我們并非毫無對策。
從國家機制到個體行動,每一個環節都能構筑起堅固的生態防火墻。
在頂層設計層面,中國已構建較為完整的防控體系。
自2022年起施行的《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明確要求,每十年開展一次全國范圍普查,建立覆蓋全域的監測網絡,動態發布入侵物種名錄。
![]()
針對互花米草等重大威脅物種,國家制定專項治理方案,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與地面調查相結合的“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系統,配合科學治理技術,成功整治110萬畝受侵區域,有效阻止其進一步擴散。
海關則是抵御外來風險的第一道關口。
![]()
但僅靠政府部門的力量遠遠不夠,外來物種的高度隱蔽性決定了必須依靠全民參與才能實現長效防控。
這就需要每一位公民提高警惕,踐行“三不原則”:不隨意網購境外寵物,不擅自放生外來生物,發現可疑物種立即上報相關部門。
生物安全不是某個機構或個人的專屬責任。
![]()
海關人員的精準識別固然關鍵,但如果公眾缺乏防范意識,許多危險物種仍可能悄然流入。
科研團隊的防治技術固然先進,但如果社會整體認知滯后,新的入侵物種仍將層出不窮。
參考信源
光明網
![]()
杭州日報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