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胡開局終成笑話
2011年,東風裕隆納智捷的第一款車大7上市,就是如今所有段子的萬惡之源,建議大家把“夢開始的地方”打在評論上。
![]()
在當時,大7的定位是高端中型SUV,而且是合資車身份,優勢在我,所以售價直接拉到了19-27萬元,直接和途觀、CRV等競品對打,不嚴格的說,納智捷才是第一個沖擊高端的自主品牌,領克魏派星途那都是后話。
![]()
通常城市SUV都是由轎車底盤打造而來的,但大7不是。大7的底盤是由雷諾第四代Espace MPV魔改來的,同平臺的還有大7 MPV,所以大7車內的空間非常巨大,而且配置巨高。
![]()
2011年還發生了另外一件事,神車哈弗H6上市,消費者對SUV的熱情一下被點燃了,所以大7在2011年就賣了將近7000臺,2012年更是賣了3.1萬臺,東風裕隆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回本,堪稱奇跡。
到了2014年,納智捷的第二個爆款優6上市,定位緊湊級SUV,比主流合資便宜,比主流自主品牌略貴,還是極高的配置、不錯的外形,年銷量直接沖上4.3萬輛,2015年,更是高達4.7萬輛。但誰也沒想到,這就是納智捷的巔峰了。
![]()
2015年開始,第一批大7車主開始了瘋狂抱怨,說當初買這車圖的就是配置高、空間大,長得也不算難看,誰知道買回來油耗這么高。
就好比你找女朋友,身材好顏值高學習棒,但深入交流之后才發現她有口臭和汗腳。這誰受得了。
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爆發,關于納智捷的段子也開始層出不窮。
![]()
究其原因,還是技術過于老舊。大7主推發變總成是2.2T+5AT的組合,從這個排量和檔位數就能看出來,納智捷確實是個大聰明。
至于這個2.2T發動機是哪來的,還記得剛才提到的中華汽車嗎?
![]()
1995年,裕隆與中華合資成立了華擎機械,自主研發發動機,大7高配搭載的就是華擎的2.2T發動機。
華擎雖然號稱是臺灣汽車發動機的隱形冠軍,但技術確實落后,導致只有178馬力的大7 NEDC油耗高達12L,實際油耗更是高達16-17L。
![]()
油耗雖然是納智捷最廣為人知的缺點,但絕不是致命傷。真正讓納智捷走向消亡的,是與機械素質和產品質量不符的價格。
比如大7,用的還是2003年雷諾的技術,發動機漏油、打不著火更是家常便飯,只是憑借著眼花繚亂的配置就敢賣20多萬?你看看人家豐田,雖然啥也沒有,但是人家穩定啊,這不也才20多萬嘛。
![]()
而且過了2015年,以哈弗H6為首的一眾國產SUV紛紛堆起了配置和空間,銷量也水漲船高,CRV等合資車型則打起了價格戰,低配降到了20萬以內,納智捷的銷量就像你的股票基金一樣下跌,從2015年的6萬輛,成功下跌到2020年的77輛,給自己干破產了。劣幣驅逐冥幣了屬于是。
![]()
雖然后來東風通過自己的關系,給納智捷旗下車型換裝了PSA集團的1.6T發動 ,但仍然架不住糟糕的市場表現,2020年11月,東風裕隆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并打算引入投資人。
但東風裕隆并沒有什么有價值的資產,燃油車生產線?技術老舊沒人要;新能源造車資質?新勢力們人腦袋打成狗腦袋,早都有了資質,更沒人要。
所以到今天,東風裕隆還被擺在貨架上,等著人挑選,唉,養活了加油站,但終究養不活自己啊。
![]()
不過好消息是,納智捷和富士康倒是搞得激情四射,新車N的七次方已經在臺灣發布,據說續航能達到700公里,2023年交付,中石油合作伙伴會不會變身國家電網合作伙伴,我還挺期待的。
納智捷走了,但給我們留下了無數歡樂。
![]()
從上世紀90年代到今天,三次北上合資三次鎩羽而歸,可以說正應了那句老話:有朋自遠方來,雖遠必誅。
但歡樂歸歡樂,對于納智捷以及裕隆集團,我們仍然要報以敬意,至少在那個不那么富有的年代,他們和一汽一起,頂著發達國家的壓力,為中國的汽車工業趟出了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