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0月31日訊 今日,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發布公告,豆粕、玉米系列期權合約將于2026年2月2日(即1月30日夜盤)起掛牌交易,首批合約從豆粕M2607和玉米C2607對應的系列期權合約開始掛牌。作為國內農產品期權市場的重要創新,系列期權的推出標志著大商所正加速推進期權品種12個月份到期合約的全周期覆蓋,將為產業提供更加精準的短期風險管理工具。
規則先行筑牢制度基礎
系列期權是在現有常規期權合約基礎上增掛的新合約,與常規期權基于同一標的期貨合約。此前,大商所已于2024年12月20日發布公告對《大連商品交易所期權交易管理辦法》及相關合約規則進行了修訂,在規則制度上先行適配系列期權,明確系列期權于標的期貨交割月前5個月首個交易日上市、交割月前2個月第12個交易日到期的核心機制,并引入“MS”作為專屬標識。
根據本次公告,大商所將分別在合約月份為3、5、7、11月的豆粕期貨合約及合約月份為1、3、5、7、9、11月的玉米期貨合約增掛系列期權合約,通過與常規期權的期限互補,實現“月月有到期”的市場需求。例如,玉米期貨合約月份為1、3、5、7、9、11月,對應常規期權分別于12、2、4、6、8、10月到期,對應系列期權分別于11、1、3、5、7、9月到期。
在交易運行層面,系列期權與常規期權共享一套成熟的規則體系:交易代碼采用“品種-合約月份-MS-類型-行權價格”結構,手續費標準、最大下單量、詢價機制均與常規期權保持一致,并與常規期權實行合并限倉管理。
短期工具破解產業痛點
大商所系列期權以“掛牌晚、到期早、存續短”為核心特征,合約存續期約3個半月,較常規期權近1年的存續期大幅縮短。這一設計精準匹配產業短期風險管理需求。
永安期貨期權部門主管邱寧告訴記者,豆粕、玉米常規期權的近月合約交易活躍,市場對于短期期權的需求較為迫切。以往實體企業面對市場短期波動風險時,有時因常規期權距離到期時間較遠、權利金成本偏高而影響套保效果,系列期權推出后,企業買入套保的權利金成本降低,更利于增加主動買入操作,買賣期權的短期套保策略更為多元,市場參與度預期將有所提高。
中糧油脂相關人員表示,系列期權補齊了月度到期合約的空白,能夠幫助企業針對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等不同周期頭寸進行更加靈活的套保操作,增強突發事件下的短期風險應對能力。諸城興貿玉米開發有限公司期貨部蔣雷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對于玉米等品種的連續貿易場景,系列期權更有利于匹配企業連續月份的風險管理需求,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助力企業穩定生產經營。”
持續創新回應市場關切
據了解,自2017年首個期權工具上市以來,大商所期權市場整體運行平穩,規則體系不斷完善,市場功能持續發揮,為增掛系列期權奠定了堅實制度基礎。豆粕、玉米期權更是以高流動性、產業基礎扎實成為市場標桿品種。這兩個品種系列期權的推出,是大商所回應市場關切、服務產業需求的又一重要舉措。
大商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將做好掛牌系列期權合約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市場平穩運行,并加強豆粕、玉米系列期權的市場培育及投資者教育,提升市場對期權工具的認識了解,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理性參與交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