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奇書《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幼年時期家中豪富,整日過著錦衣紈绔、富貴風流的公子哥生活,但公元1727年,他們家就因為虧欠朝廷巨額銀兩而被登基僅6年的雍正皇帝查抄。從此家道中落,不得不全家遷回北京,連溫飽都成問題。其實,早在15年前,也就是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曹雪芹的爺爺、時任江寧織造的曹寅病逝時,曹家就虧欠朝廷銀兩37萬余。
![]()
康熙年間已虧空180萬兩白銀
要知道,當時江南地區最好的米每石也僅8錢銀子,37萬兩,足以購買大米將近7000萬斤,折合人民幣超過2個億。此外,兩江總督噶禮還參奏曹寅及其大舅哥李煦虧欠兩淮鹽政,康熙雖然對這一巨額數字不予認可,卻也認定曹、李兩人管理兩淮鹽務的10年間虧空了180萬兩,數量上也著實驚人,也難怪雍正登基沒幾年就派人抄了曹家來還賬。
但康熙年間,曹家也長期拖欠虧空,為何始終平安無事呢?
![]()
曹家在康熙心中分量很足
首先自然是因為康熙皇帝心中偏袒曹家。曹寅的父親曹璽在康熙出生之前就是皇宮侍衛,深得皇室信任。康熙皇帝出生后,曹寅的母親孫氏被選為其保姆;而曹寅本人則從16歲時就在康熙身邊伴讀當差,整日形影不離,靠著父子兩代的關系,康熙一直對曹家格外厚愛,從康熙二年(公元1662年)起,曹家三代4人曹璽、曹寅及其兒子曹颙、曹頫先后擔任內務府的江寧織造官;曹寅還得到機會多次擔任巡鹽御史,管理利潤豐厚的兩淮鹽務。
![]()
虧欠款項多數是康熙花費
其次,曹寅虧欠的巨款,有相當大一部分并非他貪為己有,而是康熙皇帝本人花費的,康熙一生6次南巡,5次住在曹家,這5次南巡迎駕大典,每次花費的銀兩都是天文數字,因為除了招待皇帝一行吃喝外,曹家每次都要裝修房子,興建必要的場館花園等。“曹寅在西花園修建房屋、挖河、堆泊岸等項工程,共用銀十一萬六千五百九十七兩九錢七厘。再修建房屋、亭子、船只、雨搭、簾子等項,又用銀七萬七千八百八十五兩余。”也就是說,光這么個花園的工程就花費了近20萬兩銀子,由此可見,5次承辦迎駕大典的開銷是多么浩大!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