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海波濤再起。菲律賓在仁愛礁頻繁上演補給鬧劇,美菲軍演一輪接一輪,外加越南偷偷摸摸在南沙島礁上搞建設。有趣的是,中國的國力和軍力明明是肉眼可見地強了,可周邊一些國家的膽子卻也大了。
![]()
這和我們印象里的“國強則四夷來朝”似乎對不上。大國崛起,本該是讓鄰國肅然起敬的,怎么如今倒像是“你越克制,人家越蹬鼻子上臉”?這背后到底是中國戰略的誤判,還是國際格局的徹底變了?
要解開這個“強而不服”的謎團,得從三個方向捋一捋:歷史上中原王朝是怎么震懾四方的,如今的克制戰略又為何頻頻被誤解,未來有沒有更聰明、更有力的應對之道。
威與德:古代王朝靠的可不僅是“感化”
![]()
在不少人印象里,古代中國是靠“仁義道德”贏得四方尊重的。可真翻翻史書,那些動輒“萬國來朝”的盛世,背后都少不了拳頭作保。
漢武帝時期,前期搞了幾年和親,匈奴還是年年騷擾。直到衛青、霍去病把匈奴主力打得抬不起頭來,北疆才終于安穩下來。從那以后,匈奴主動稱臣,漢朝的邊疆才真正穩了。
唐朝呢?李世民在渭水之盟上表面低頭,背后卻悄悄調兵遣將。李靖趁著突厥麻痹大意,來了一場雪夜奔襲,直接把頡利可汗抓了回長安。當時的突厥汗國,從此一蹶不振。唐朝西域的地位,也就此定了。
![]()
再看明朝,朱棣五次親征蒙古,是親自掛帥上陣。鄭和下西洋,也不是去搞觀光旅游的,那些船隊裝備精良,戰力不俗。東南亞小國見了,誰敢輕舉妄動?朝貢體系也因此暢通無阻。
從歷史看得明白:古代王朝的“威德并施”,是靠真刀真槍打出來的。懷柔固然重要,可如果沒有“敢打”的底氣,那“德”也會被誤解成“軟”。一句老話講得透:“能戰方能止戰,敢戰方能言和”。
克制背后:誤判的溫床,賭徒的盛宴
![]()
到了今天,中國堅持和平發展,講規則、守底線,在南海問題上也一再展現出極大的克制。比如“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提議,原本是希望換來合作共贏。但現實卻給了中國一記“回旋鏢”。
1999年,菲律賓把破船“馬德雷山號”一擱就擱在仁愛礁,說是故障,后來干脆變成“哨所”。中國一開始沒動武,想著通過外交解決。結果呢?菲律賓覺得你不會真動手,每年都來補給、加固,最近干脆想在那兒建“永久設施”。
越南也沒閑著,在南沙搞填海造島,建機場、布導彈,搞得風生水起。油氣資源開采帶來的經濟回報,讓它更加鋌而走險。
![]()
而且不少國家政要還公開說,中國不會動武,因為“顧及經濟發展和國際形象”。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和印度防長辛格就都說過類似話。這種“你越克制,我越有恃無恐”的邏輯,在國際關系中簡直成了賭徒的生意經。
再加上域外勢力火上澆油,美國拉著菲律賓、日本、澳大利亞搞“肩并肩”軍演,還幫忙升級島礁設施。媒體甚至報道,美國協助菲律賓擴建中業島機場,搞軍事部署。小國們背后有靠山,膽子自然更肥。
這一切拼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戰略誤讀”鏈條:中國的善意被讀成猶豫,克制被當成軟弱,周邊投機者就更有底氣冒險。
![]()
:戰略清晰,才能止戰求和
要打破這種錯位的局面,光靠喊口號沒用。歷史已經給過答案:威懾不是喊出來的,是靠行動樹立的。中國要在堅持和平發展的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在關鍵時刻亮出“敢打”的態度,讓人明白:挑戰底線,是要付出代價的。
1988年的赤瓜礁海戰,就是一個現實的范例。當年中國海軍以極小的代價,擊退越南艦船,一舉控制多個重要礁盤,為今天的南海格局打下堅實基礎。這種“有限行動、巨大收益”的邏輯,在維護國家主權時依然適用。
![]()
比如仁愛礁那艘破船,已經成為“象征性挑釁”的代表。若中國進行“強制拖離”,不僅可以以“清理海洋垃圾、保護生態環境”的名義出師有名,而且風險可控、影響深遠。不光是菲律賓,其他觀望的國家也會重新評估自己的行為代價。
當然,“亮劍”不是莽撞。選擇時機、方式、配套手段,每一個環節都要講究。比如在美國選舉年、內政焦頭爛額時行動,輿論準備提前鋪墊,法律依據持續強化,軍事部署層層遞進——先海警執法,再海軍支援。這樣既守住了道義高地,又展現了行動決心。
![]()
實力層面,中國早已具備足夠底氣。根據國際權威智庫的評估,中國海軍總噸位已全球前列,火箭軍具備全域打擊能力,空軍戰機現代化程度大幅提升。硬實力之下,關鍵靠的是怎么用、何時用。
這一切,目的只有一個:讓周邊國家明白,真正的和平,不是你怎么試探我,而是我怎么劃清紅線。只有當他們知道再往前一步就是代價,他們才會認真對待中國的和平提議。
那么中國變強了,為什么周邊卻更膽大了?其實不是我們不夠強,是我們的強還沒有被充分理解。
![]()
古代“四夷賓服”的背后,從來都不是靠講道理講出來的,是靠一次次有分寸、有節制的“立威”行動打出來的。今天的中國,硬實力遠勝古代,但在一個充滿博弈和誤判的國際環境中,光有實力還不夠,還要有讓人信服的戰略信號。
要贏得真正的尊重,就得在該亮劍的時候果斷出手。當鄰國明白挑釁并非“無成本”,當冒險者知道觸碰紅線會付出代價,才會回到談判桌上,重新審視中國的善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