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解元利 耿子騰 洪伊皖 祁驛
不少鄭州車主糾結“純電轎跑怎么選”?奔馳全新純電CLA,或許能解這個愁——起售價25.9萬元,還帶著866公里續航、“會躲大車”的智駕系統,記者在鄭州試駕體驗了一把,發現它把“通勤痛點”踩得很準。
![]()
通勤續航不用愁:鄭州到武漢往返不充電
純電車最煩“半路找樁”,但這款車有點不一樣。它沒靠“堆大電池”,89度的電池比不少同級車還小,卻能跑866公里CLTC續航——相當于鄭州到武漢往返(約530公里),回來還能繞如意湖跑兩圈。
![]()
秘訣藏在細節里:高速上用到的2擋變速箱,能讓電機“少費力”,比普通單速車省10%-15%電;車身風阻系數低到0.205Cd,相當于開車時“少頂風”;電池用了混合材料,同樣重量能裝更多電。
![]()
補能也快,記者在充電樁旁掐表算過:10分鐘能充370公里,差不多是“買杯咖啡的時間,夠從鄭州開到洛陽”;20分鐘能從10%充到80%,加班晚歸也不用等太久。奔馳大中華區負責人之前開它從北京到上海,1204公里高速只充了一次,到地方還剩近100公里續航。
![]()
更貼心的是,它還帶了個前備箱,能塞下折疊傘、充電線,甚至小尺寸嬰兒車,轎跑造型沒犧牲實用。
開起來像老司機:早高峰過路口不搶黃燈
我們從鄭東新區開到鄭州高新區,全程靠智駕系統,最驚喜的是“懂規矩”。

這套和Momenta合作的智駕系統,光調整需求就有上萬頁(比其他車企多十倍),還用了中國很多城市的本土數據訓練。早高峰過花園路農業路路口時,綠燈閃黃燈,它不會“猛沖”,而是慢慢減速停下;遇到貨車并行,會悄悄往車道內側挪一點,保持安全距離;變道時會等“沒車加塞”再動,成功率超99%。
![]()
新手最頭疼的泊車,它也能幫上忙。側方位、斷頭路車位都能“一把進”,停好后后輪離定位桿剛好一拳距離,不用下車看“夠不夠近”。就算開進窄巷要倒車,100米內的路線它都能記住,自動倒出來,不用“來回揉方向盤”。
細節里藏著安全感:11個氣囊“認人”,門把手測試花2500萬
奔馳沒丟“安全老本行”。全車11個氣囊,包括很少見的前排中央氣囊,撞車時會“看情況彈”——左邊撞了只彈左邊,小個子乘客坐副駕,氣囊會“輕一點”,避免被彈傷。
![]()
車身也“抗造”:70%是熱成型超高強度鋼,主要裹著車艙和電池,扭轉剛度達48900Nm/deg,相當于“開車過坑洼,車身不容易晃”。上市前光碰撞測試就做了180次,光這一項成本就超億元,連一個門把手都花了2500萬測試,“冬天凍、雨天淋,都能順暢開門”。
![]()
電池安全也做足了,記者從奔馳工程師那了解到,就算單個電芯“出問題”,整車也不會起火爆炸,還通過了中國的電池穿刺測試,拿到五星認證。
車內用著順手:屏幕不反光,實體按鍵沒取消
坐進車里,三塊屏幕(10.25英寸儀表+兩塊14英寸觸屏)沒讓人覺得“晃眼”——特意做了6度傾角,白天太陽大不反光,晚上開車也不會在車窗上留影子。

虛擬助手反應很快,喊一聲“你好奔馳”,0.2秒就應答,還會說粵語、四川話,連“帶點老外口音的中文”都能聽懂。問它“鄭州哪里吃燴面”,會推薦合記、蕭記這些老字號,還能直接導航過去;想調空調、開天窗,說句話就行,不用低頭找按鍵。
![]()
有意思的是,奔馳沒把實體按鍵全取消——雙閃、駕駛模式這些常用的,還是保留了物理鍵。2830毫米的軸距讓后排不擠,坐兩個成年人膝蓋還能留一拳空間,全景天幕也讓車里不壓抑。
![]()
對于想換純電轎跑的市民來說,奔馳的品質,加上續航、智駕這些“硬菜”,或許是個值得多看兩眼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