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接孩子放學的時候,談起睡眠,有家長搖頭嘆氣:
“孩子晚上精力旺盛,總是不想睡,非要整到11點,早上又起不來,看他睡熟的樣子,又舍不得叫他!”
其他家長紛紛響應:原來不止我家這樣啊,晚上好像用不完的電,早上就沒電了!
更令家長頭疼的是,孩子睡眠不足,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
其實,很多家長可能不知道,睡眠不足,還會干擾孩子的生長發育!
科學研究表明,生長激素在晚上10點到凌晨2點的深睡眠期間達到分泌高峰期,這個時段分泌的生長激素占總量的50%以上。
如果孩子長期晚睡,不僅身高會受影響,免疫力也會下降,甚至影響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作為一名曾經為孩子睡眠問題焦慮不已的媽媽,我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終于總結出四個讓孩子九點半前安穩入睡的絕招。
堅持一周,孩子就能形成規律,整個家庭的氛圍也變得輕松愉快。
![]()
絕招一:設定明確底線,養成睡眠規律
反復催孩子睡覺,孩子根本不聽,不是因為孩子叛逆,而是他們對時間沒有具象認知,只想多玩會兒!
我的策略是,跟孩子一起制定了每日計劃表:晚上放學后,6點半開始學習,包括寫作業、讀書、運動、自由玩等項目,9點準時停止一切學習任務,開始洗澡、刷牙,為睡眠做準備,9點30必須準時躺到床上。
我使用可視化自律打卡器,每完成一項任務,就讓孩子打一個綠色的對勾。要做的事情一目了然,孩子很容易接受這樣的安排。
兒童心理學中的“預期管理”理論認為,孩子對未知的安排會產生焦慮,而明確的流程和時間信號,能減少他們的抵觸情緒。
《讀懂孩子的情緒》一書指出:明確的時間界限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當孩子清楚知道每個時間點該做什么,他們會更愿意配合。
關鍵點:制定作息表時,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討論,讓他們參與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命令。這種參與感會大大提高孩子遵守約定的意愿。
![]()
絕招二:懂得合理舍棄,睡眠優先
睡前1小時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該舍棄的事情一定要果斷停止。
日常計劃可能會因為突發情況無法正常執行,這時就需要靈活調整。
比如,老師突然布置了額外作業,孩子花費了1個小時,遠超平時30分鐘的預期,那就要舍掉一些非必需的任務。
我家的做法是:優先保證睡眠,必要時取消閱讀時間、寫作練習,一切以九點半睡覺為最終目標。
此外,要舍棄一切可能影響睡眠質量的活動:
- 劇烈運動:睡前劇烈活動會讓孩子興奮,心跳加快,很難平靜下來。
- 電子屏幕: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分泌(褪黑素是幫助入睡的關鍵激素)
- 晚間課外班或聚會:這些活動會占用孩子寶貴休息時間,打亂作息規律。
宗旨就是“睡眠優先”:當睡眠和其他活動沖突時,優先保證睡眠。
![]()
絕招三:營造安靜時光,助孩子平穩入眠
睡前,要幫助孩子從“活躍模式”切換到“放松模式”。建立固定的“睡前儀式”,讓孩子形成“做完這件事,就要睡覺”的條件反射。
適合睡前的安靜活動包括:
- 親子閱讀:選擇內容平和、不刺激的書籍。
- 睡前聊天:讓孩子暢所欲言,分享學校的趣事、心中的困惑或對未來的期待。
- 輕柔按摩:特別是背部按摩,能有效幫助孩子放松。
當孩子不想聽故事,或者總是想搭話時,不如改成親子聊天。讓孩子盡情表達,我們則給予積極回應,這能幫助孩子梳理情緒,減少睡前的焦慮。
我家孩子特別喜歡“后背按摩”,每次要睡時,就側過身,把我的手拉到他的背上。輕輕按摩幾分鐘,他就能慢慢進入夢鄉。
兒科醫生指出,睡前按摩能降低孩子的皮質醇(壓力激素)水平,同時提升血清素和多巴胺等讓人感到幸福的神經遞質,讓孩子更放松。
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相當于給大腦發送“準備睡覺”的信號。當一系列放松活動按固定順序進行,孩子的身心會自然而然地進入睡眠狀態。
我注意到,當我堅持這些平靜活動約20-30分鐘后,甚至有時候只需5分鐘,孩子就開始打哈欠、揉眼睛,這表明他的身體已經做好了睡眠準備。
![]()
絕招四:堅持按時起床,固化睡眠節奏
想要孩子晚上九點半入睡,早上一定要按時叫孩子起床,哪怕是周末也別打亂節奏。
因為孩子的睡眠周期是固定的,如果早上起得晚,晚上自然會睡得晚,形成惡性循環。
開始時,我每天早上7點叫孩子起床,即使再困倦也不例外。令人驚喜的是,堅持一段時間后,孩子每天7點前就能自動醒來。
人體是一臺精密的機器,當形成習慣,一切都變得自然而然。
兒童睡眠專家指出,固定的起床時間能幫助孩子建立穩定的生物鐘,讓身體形成“到點犯困、到點清醒”的規律。生物鐘一旦固定,入睡和醒來都會變得更加容易。
對于叫孩子起床困難的問題,可以嘗試這些溫和有效的方法:
- 利用自然光線:拉開一點窗簾,讓光照進來,自然光會抑制褪黑素分泌,幫助孩子清醒。
- 用期待的事情激勵:溫柔地提醒孩子:“你今天不是想早點去看看同學給你的卡片嗎?”
- 美食誘惑:預告早餐內容:“我做好了你最愛的西紅柿雞蛋面條,還有香噴噴的雞腿。”
![]()
讓孩子九點半入睡,不是 “逼孩子聽話”,而是幫孩子建立健康的作息習慣。
這 4 個絕招,核心不是 “控制孩子”,而是“用科學的方法,幫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入睡節奏”。
可能剛開始調整時,孩子會有抵觸,家長也會覺得麻煩,但只要堅持 1-2 周,形成習慣后,你會發現:不用再反復催睡,孩子會主動配合;不用再擔心孩子睡不夠,第二天醒來精力滿滿。
畢竟,對孩子來說,安穩的睡眠,才是成長中最珍貴的 “養分”;而對家長來說,看著孩子平靜入睡的樣子,也是忙碌一天中最溫暖的時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