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學生小紅書匿名發帖罵老師“媚男”,以為沒人知道
結果被重慶工商大學法學院老師本人看到——而且是刑法副教授。
![]()
起因很簡單:課堂提問時,女學生被問到“子公司 vs 分公司”的區別答不上來,當場被糾正,心里別扭。
![]()
課后女學生情緒化發帖,標簽齊飛:“媚男”“沒禮貌”“壓學生”“裝女強人”。
接下來發生的事,各位可以當做被誹謗時的維權指南。
發現女學生說的是自己,這位胡教授,第一時間聯系后臺,定位發帖人,固定證據。
![]()
這一步,直接把“匿名安全感”擊穿。
第二步:當面要求舉證。
在班級群明確要求女生提供所有指控的證據。
換句話說:
“不是我證明我沒媚男,是你證明我媚男。”
第三步 啟動維權:宣布走法律程序,請學校備案。
女生應該是慌了,連發道歉信息:
“我情緒不穩”“我胡說的”“對不起老師”。
更關鍵的一點是:
道歉時她親口承認平臺里說的“胡X就是胡老師”。
身份被鎖定,侵權對象無可爭議。
本來只是一道課堂題的尷尬,被女生用“大詞”硬生生升級成了法律問題。
名譽權這類案子,法院通常會看四點:貶損性—公開性—可識別性—過錯與因果。
這四點在眼下基本閉合,所以一旦起訴,女生處境很被動。
您的看法呢?
是覺得老師該繼續起訴,交給法院拍板,治一下情緒上頭就亂扣帽子。
還是認為女生已經道歉,此事點到為止,給年輕人一次情緒犯錯的機會?
反過來從女生的立場,如果確實感覺教授是行為不當,或針對自己,怎么處理好
記錄事實,而不是貼標簽,保留時間點,表述要客觀、中立,不要加入貶損性評價。
而且可以先嘗試私下溝通,不行就學院層面反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