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柯橋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經濟答卷”。記者近日從區統計局獲悉,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今年前三季度,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46.8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3%,增速位居全市第二位,分別高出全省、全市1.6、0.6個百分點,經濟運行呈現出“穩中有進、向新向好”的積極態勢,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持續鞏固。
具體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8.64億元,同比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857.44億元,同比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860.76億元,同比增長8.2%。全區三次產業結構為1.6:49.1:49.3。
縱觀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工業與服務業協同發力,共同構筑了經濟增長的堅實基座。工業領域增長勢頭穩健,提質增效明顯。前三季度,全區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達到10.9%,顯示出強勁的拉動作用。“這主要得益于傳統產業的堅實支撐和新質生產力的加速培育。”區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分析道,以紡織、化工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業通過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實現了迭代升級,十大重點傳統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十七大傳統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0%,成為經濟“壓艙石”。與此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以14.0%的更快速度增長,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為工業經濟注入了新動能。
服務業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前三季度,全區服務業增加值860.76億元,同比增長8.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53.7%。其中,批發零售業(增長8.9%)、住宿餐飲業(增長7.1%)等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平穩恢復;更令人欣喜的是,以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代表的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7%,現代服務業增勢強勁,成為提升城市能級、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力量。
![]()
投資、消費協同發力,內生動力有效激發。前三季度,得益于重點項目加速推進建設,疊加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持續發力,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0%,增速居全市第二位,成為穩增長的關鍵力量。其中,制造業、設備、高新技術產業、生態環保能源交通和水利投資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分別達到17.5%、19.8%、10.9%、16.4%。此外,在消費品以舊換新、各類消費券等促消費政策的持續刺激下,消費市場活力逐步釋放、暖意漸濃,前三季度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91.8億元,同比增長5.7%,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市場更為活躍,零售額同比增長12.9%。
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前三季度,全區居民收入保持了穩定增長,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0390元,同比增長5.3%,絕對值位居全省第三,增速居全市第一。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186元,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969元,增長5.9%,其絕對值高居全省首位。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使得城鄉收入倍差縮小至1.447,較去年同期收窄0.012,共富成效顯著。
柯橋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王吉奇文/攝通訊員 吳東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