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楊振寧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這位物理界的泰斗人物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
但誰都想不到,隨著楊振寧的離開,圍繞在他身上的爭議并沒有就此消失。
有人懷疑楊振寧晚年回國的原因,還有人覺得他這些年的薪資酬勞早就成為了天價,直到了解到真實數據,才恍然大家對他的誤解太深了。
![]()
美國賺錢真那么容易?
有人說楊振寧一生都在為教育和科研做貢獻,而他在美國更是拿下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美國科學界肯定是“頂流”待遇,那他的手里肯定有巨額遺產。
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
其實這根本就是假的,楊振寧很少在媒體面前提自己的薪資,但是通過一些媒體的報道拼湊到了一些事實。
這位科學巨匠在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后,就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
![]()
聽起來很厲害,但是這個科學院是非營利組織,政府一分錢撥款都沒有。
所謂的院士的“特權”,就是個別諾獎得主能在任職高校拿到優先停車位,除此之外和普通教授沒區別。
更有意思的是,想保住這個頭銜,每年還得自掏腰包交200美元會費,純屬“花錢買榮譽”。
![]()
而且這個頭銜不僅沒給楊振寧帶來物質福利,還多了一堆責任。
因為他要時不時參加政府組織的學術活動、評審項目,做公益講座,每天楊振寧都忙得腳不沾地。
那楊老靠什么賺錢?
![]()
其實是他在大學的教授職位,和一些學術講座、基金會活動、出版著作的版稅來獲得收入。
至于1957年拿到的諾貝爾獎金,約3萬美元在當時確實是一筆巨款。
但楊振寧拿到錢后,沒用來投資置業,反而先給了父母一部分養老,剩下的都存了起來,后來要么用于自己的科研項目,要么資助了身邊經濟困難的學生。
![]()
算下來,他在美國打拼幾十年,確實攢下了房產和儲蓄,生活算得上優渥。
但要說他“手握巨額財產”,那真是夸張了。
一個在大學教書的教授,再怎么厲害,收入也不可能有“天價”。
![]()
晚年回國的動機
關于楊振寧晚年回國,有人說他是“回國撈金”。
但只要看看他回國后的操作,就知道這種說法有多站不住腳。
![]()
2003年,81歲的楊振寧放棄普林斯頓的終身教職,全職回到清華大學。
當時清華考慮到他的學術地位和貢獻,給開出了100萬元的年薪。
放在2003年,這絕對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天價工資”,但楊振寧一口拒絕了。
![]()
他直接跟校方說:“我回國不是為了賺錢,這份工資我一分都不要,全部捐給高研院,給年輕人做科研經費。”
不僅如此,他還自掏腰包,賣掉了在美國居住多年的房子,給清華大學捐了100萬美元。
楊振寧的這個舉動,也讓很多等著看他“撈金”的人徹底傻了眼。
![]()
其實,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這么做了。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他就在香港參與創立了學術交流基金會,專門資助內地的科研項目。
這個基金會運作得非常低調,很少在媒體上曝光,所以知道的人不多。
![]()
2007年基金會解散時,楊振寧把所有資產都無償捐給了中山大學。
這筆捐贈在當時引起了不小轟動,人們這才知道楊振寧的無私貢獻。
中山大學非常感謝楊振寧,專門給他定了一座銅像,來紀念他的這份付出。
![]()
那么,楊振寧回國不圖高薪資,他到底圖什么呢?
有人說楊振寧回國是為了“貪圖享樂”,這更是沒有根據的造謠。
![]()
他的生活作風,那真是跟“奢華”二字毫不沾邊。
雖然早就實現了財務自由,但他的日常生活樸素得讓人意外。
在美國時,他平時出門要么騎自行車,要么坐公交,很少開車。
家里的家具都是用了十幾年的舊款,沙發扶手上都有磨損的痕跡,別人勸他換套新的,他說“能用就行,沒必要浪費”。
![]()
回國后,他的生活還是老樣子,在他北京的住所里,除了滿屋子的書籍和學術資料,幾乎看不到什么奢侈品。
吃的穿的都極其簡單,跟普通退休教授沒什么兩樣。
![]()
而楊振寧的人生理想,也從來就不是什么積累個人財富。
他最大的心愿,是能看到中國培養出在世界舞臺上嶄露頭角的科學人才,是能看到祖國的科研水平不斷提升。
這個理想聽起來可能有點宏大,但卻是他畢生的追求。
![]()
回國后的這二十年,他確實在這方面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他幫助清華大學建立了高等研究院,親自參與課程設計,指導年輕教師。
他還利用自己的國際影響力,為國內學者搭建與國際同行交流的橋梁。
這些貢獻,遠比金錢更有價值,也讓中國的科學事業少走了很多彎路。
![]()
現在楊振寧先生已經離開了,但圍繞他的爭議真的該停了。
楊振寧這樣為國家做了無數貢獻的人不該被誤解,不該被非議,他的功勛值得被每一個人公正銘記,他的精神也值得我們永遠敬佩。
信息來源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