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中上旬,特朗普突然發布簽字聲明,指責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極具敵意”,并放話對中國商品追加100%關稅。
消息一出,標普指數3分鐘內蒸發7000億美元,全天跌去1.65萬億美元,這種極端波動讓投資者熟悉又警惕,類似“放狠話、造恐慌”的戲碼,美方已上演多次。
這場“黑天鵝”僅持續不到24小時,白宮高層便集體“滅火”。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表態“無意發起貿易戰”,副總統萬斯連說三遍“理性談判”。
隨著口徑轉向,股市反彈,而特朗普身邊圈層恰好在此輪暴跌中精準抄底。這種“發聲維穩+資本獲利”的聯動并非首次。
2023年美國對華半導體限制政策前后,就有華爾街資本提前減持、暴跌后加倉,10天內獲利超20 億美元,難怪輿論調侃“佩洛西‘國會山股神’頭銜要易主”。
美方這套“輿論造勢、市場震蕩、資本收割、政策轉向”的組合拳,本質是貿易政治化、資本工具化的“套路”。
而12月22日披露的信息更印證了這一邏輯,中美經貿團隊達成共識,美國對中國加征的24% 關稅繼續暫停一年,取消10%“芬太尼關稅”,暫停對華海事、物流、造船業301調查一年,還將妥善解決TikTok問題。
![]()
這些 “善意” 實則是 “極限施壓后妥協”的延續,此前 100% 關稅威脅已引發美國相關行業反彈,海事、造船業協會警告 “加稅將流失 20 萬崗位”,最終迫使美方讓步。
除了關稅進退,美方還在規則層面“拉幫結派”,試圖在APEC、WTO等場合構建“排他性圈子”,以環保、勞工標準為壁壘限制中國產品。
2024年上半年,美方推動《印太經濟框架》“供應鏈協議”,要求成員國減少對中國關鍵礦產依賴,提“友岸外包”計劃。
但印尼、越南等國明確拒絕選邊站,畢竟中國是其最大貿易伙伴與投資來源國,脫離中國產業鏈意味著巨大損失。
此次關稅威脅與后續緩和,不過是美方套路的復刻。今年4月,美國曾對中國加征145%關稅,一個月后就下調至30%。
當時中國暫停大豆、玉米進口,致美國農場主當月出口額暴跌30%,艾奧瓦州200多家農場瀕臨破產,國會抗議電話激增,最終倒逼政策松綁。
如今投資者早已看清,100%關稅不是“核彈”,而是談判“敲門磚”。10月底APEC中美會晤定下談判基調,12月共識正是后續溝通結果,特朗普此前宣稱“11月1日生效”,本就是爭取籌碼的“期限陷阱”。
特朗普最初“炸毛”,根源是中國國慶后打出的三套反制組合拳。這不是臨時反擊,而是中國“關鍵領域主動權構建”的成果。
稀土出口全鏈條管制,是近三年行業整頓的落地,目前中國稀土冶煉分離技術已打破美日壟斷;
對高通發起反壟斷調查,瞄準其中國市場超 50% 的芯片占有率與高額專利費;對美籍船只征附加港口費,精準對標美方此前每噸 15 美元的歧視性收費。
這套組合拳擊中美國產業 “命門”。稀土是 F-35 戰機發動機、iPhone 芯片、新能源汽車電池的核心原料,全球 90% 冶煉分離產能在中國。
![]()
美日雖有稀土儲量,但環保成本高、技術未突破,無法規模化生產。也正因如此,12月談判中美方不得不暫停海事、物流領域301調查,美國造船業40%特種鋼材來自中國,持續加稅將致成本飆升。
面對美方反復,中國商務部始終“依法許可、對等回應、不主動升級”,底氣源于中美貿易格局的結構性變化。
2018年中國對美出口占外貿19.2%,如今降至12.8%;當時勞動密集型產品占對美出口40%以上,易受關稅沖擊,如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技術密集型產品占比達35%,美方難尋替代供應商。
![]()
同時出口路徑多元化,東盟2020年起取代美國成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2024年1-9月中國對東盟出口增18%,新能源汽車出口增210%,足以對沖對美貿易波動。
中國還通過多邊合作破局,2021年正式加入CPTPP,借協定規則規避貿易壁壘;推動RCEP擴容,吸引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等拉美國家加入,擴大貿易朋友圈。這些舉措讓美方“孤立中國”的套路失效,全球多數國家不愿放棄中國14億人口的大市場。
2018年貿易摩擦讓中國從“被動應戰”覺醒,開啟“產業鏈升級+市場多元化”布局。五年間,中國突破22 項高端制造“卡脖子”技術,通過“一帶一路”拓展中東、拉美市場,2024年1-9月對兩地出口分別增25%、30%。
中低端產業鏈向東南亞、非洲轉移的同時,構建“中國研發+區域制造+全球銷售”體系,比如紡織企業在越南設廠、汽車企業在墨西哥建廠,既降成本又避關稅,抗風險能力顯著提升。
![]()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反復,本質是美國內部矛盾的對外轉移。美國制造業占GDP比重從2000年15%降至2024年8%,鐵銹地帶失業率高企,政客不愿直面產業政策失敗,轉而拿對華貿易做文章。
但12月共識表明,這種策略已難以為繼,企業反對、消費者不滿物價上漲,都迫使政府讓步。中國的冷靜應對證明,美國已無法用關稅隨意敲打中國,全球貿易格局正從“美國單邊主導”向“多極共治”轉型。
![]()
這場博弈的終局,從不是單次談判勝利或短期資本獲利。特朗普家族的抄底是投機,中國的稀土牌是階段性工具。
真正的贏家,是能看清趨勢、構建新規則的參與者。中國通過CPTPP、RCEP搭建公平合作網絡,讓貿易回歸互利共贏;
美方若沉迷“極限施壓”,終將失去新秩序話語權。12月中美共識是階段性妥協,更是秩序轉型的縮影,當單邊制裁失效、合作共識抬頭,中美貿易博弈終將走向理性對話,這便是這場持續博弈最深刻的啟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