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肇這個名字,聽著挺生分,史書里提一嘴就過去了,九歲當皇帝,估計字都認不全,他媽梁貴人,生下他就沒了,養母是竇皇后,那是個狠角色,權力心比天都大,明面上對他好,可誰心里不清楚,梁貴人走得蹊蹺。
![]()
東漢那會兒的宮里,斗起來簡直要人命,之前宋貴人生了太子劉慶,本來板上釘釘的,竇皇后愣是等到馬太后一閉眼,就把宋貴人母子給廢了,接著又盯上剛生了劉肇的梁貴人,手段干凈利落,孩子抱過來自己養,這梁子,算是結死了。
![]()
他爹章帝劉炟,說不上糊涂,也算不上多厲害,人挺節儉,也上朝,可身邊圍著一圈外戚,竇家兄弟把朝廷當自己家開的,竇憲是大將軍,捏著兵權,竇篤、竇景也都是高位,侄子外甥全是官,整個朝廷跟被竇家包圓了似的,九歲的劉肇就是個擺設,說句話都得看竇皇后的臉色,身邊的太監都是竇家的人,誰敢背后議論竇家,不是被弄去邊疆,就是直接沒命,有個大臣拿竇憲比王莽,話音剛落,人就沒了。
![]()
劉肇這孩子,心里跟明鏡似的,他知道自己怎么上來的,也能怎么下去,索性就裝,聽話,忍,一忍就是五年,到十四歲那年,他開始琢磨事了,悄悄聯系丁鴻這些老臣,都是袁安那種看不慣外戚的老派人,表面上還給竇家加官進爵,背地里已經把禁軍調動好了,找準一個機會,一夜之間就把事辦了,史書上就幾個字,誅殺竇憲,外戚全完。
![]()
實際上是竇家上下全被逼死,親信一個沒跑,一個十四歲的孩子,把這攤子事收拾得干干凈凈,竇太后也只能回宮里待著,權力全回到他手里,朝堂上那些冤案平反,被趕走的忠臣叫回來,稅也減了,老百姓的徭役也輕了,國庫里的錢又多了起來,他基本是照著他爹的路子走,讓老百姓能過好日子。
![]()
那幾年,東漢確實消停,史書上說人口都漲了不少,老百姓吃飯踏實,不用擔心哪天就被抓去打仗,邊境上也沒閑著,北邊的匈奴不老實,班超就帶著人一路打到西域,把那一片的小國都給鎮住了,絲綢之路重新打通,連貴霜帝國的國王都得客客氣氣寫信過來,羅馬的使者也跑來長安,地球兩頭最強的兩個國家,總算是在史書里正經見了一面。
![]()
可這少年天子,拼的不是運氣,是命,每天批奏折到大半夜,邊防、錢糧、案子,事事都要自己過問,天不亮又得起來,這么折騰,身體哪受得了,才二十七歲,人就不行了,公元105年,就這么走了,滿朝文武哭成一片,都覺得老天不公平,史書說他是勤政勞累得病,說白了,就是活活把自己累死的。
![]()
劉肇一死,東漢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外戚、宦官又開始冒頭,后來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沒用,整個朝廷就成了他們拔河的場子,沒過百年,黃巾軍起來了,董卓也進京了,三國那亂世,根子就是從這兒埋下的,要是劉肇能多活個二十年,后面可能就沒那么多事了,那時候的國力,都快趕上漢武帝那會兒了,只不過他靠的是安穩發展,不是窮兵黷武,老百姓有飯吃,商路也通著,他有漢武帝的膽子,又有漢文帝的心腸,歷史上這種人太少了。
![]()
所謂的永元之隆,就像煙花,亮一下就沒了,制度的根子沒變,劉肇能把竇家端了,可他沒法把外戚這個制度給端了,西域能平定,人心卻收不回來,他一個少年人撐了十幾年,已經是奇跡,他死后,鄧太后又撐了一陣子,可這平衡一破,亂世就擋不住了。
![]()
九歲坐上皇位,十四歲親政奪權,二十七歲就沒了,這輩子太短,也太亮眼,說他最偉大,談不上,但他絕對是歷史上最早熟的皇帝,他沒有漢武帝那種打下半個天下的功業,可他比誰都懂,什么事不能做,當所有人都想著撈好處的時候,他一個人站出來跟整個風氣對著干,那種少年天子的孤獨,外人哪能體會。
![]()
有人說他是累死的,不如說是被這個時代給吞了,他用自己的青春給王朝續了口命,可老天爺沒給他更多的時間,好像是怕這個世界太早出現一個完美的人,劉肇要是能多活十年,漢武帝都得給他讓出個盛世的名頭,可惜,他只活到二十七,那個小小的盛世,也只活到他閉眼的那一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