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篇發表在《自然》雜志的論文,讓全球6G領域側目。
論文背后的中國團隊,僅用一種新型材料,就刷新了電磁屏蔽的世界紀錄,與此同時,全球首個6G系統樣機在中國傳出首組信號。
這些低調的突破意味著什么?中國沉默的積累,會如何改寫全球通信的未來?
![]()
2030年全球數據量將超5000EB,5G帶寬將如擁擠的單車道,一場關乎未來數字規則權的競賽早已打響。
美國試圖聯手盟友奪回領導地位,甚至拉上日本投資了4.5億美元,勢必要在安全網絡和先進通信上搞出點名堂。
![]()
然而,看似強大的美國模式背后,卻隱藏著巨大風險,他們太依賴高通、英特爾這些龍頭企業了。
一旦這些巨頭的思路走偏,整個國家的技術標準都可能被帶偏,這難道不是一場豪賭嗎?
日本則另辟蹊徑,他們早早就將6G寫入國家戰略,目標很明確,就是為了2030年實現商用。
![]()
不過,日本這個9.9%的專利占比,確實有點少,但他們走得很精,把力氣都集中在了硬件應用上。
東京電子做的太赫茲設備,傳輸速度是5G的20倍,幾秒鐘就能傳完工廠的設計圖紙,但日本市場太小,研發投入有限,始終跟在美國后面。
那么,中國這位“玩家”,又是什么風格?
![]()
一條“產學研”鏈,如何串起6G全球領先的奇跡?
中國6G的領跑,并非偶然,而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萬眾矚目的接力賽,每一棒都精準交接。
早在2018年3月,時任工信部部長的苗圩就表示中國已經著手研究6G,這在當時是極具前瞻性的信號。
到了2019年,工信部干脆牽頭成立了6G推進組,把三大運營商、華為、中興、東南大學這些“國家隊”全都拉了進來。
![]()
企業搞應用,學校鉆技術,機構搭平臺,一條“產學研用”的完整鏈條就這樣搭建起來,各司其職,又協同作戰。
這和美國光靠企業領跑,或者日本市場驅動的模式,截然不同。
就在這條鏈條高速運轉時,2024年6月,一個重磅消息從湖北傳來:國內首臺原子量子計算機“漢源一號”正式亮相。
![]()
幾乎同時,全球首個6G系統樣機也傳出了首組信號,中國又一次在關鍵節點上,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
這背后,是無數個像楊樹斌教授課題組那樣的團隊,在深夜依舊燈火通明的實驗室里,向著又一個世界紀錄發起沖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這個團隊,研發出了一種新型超晶格材料,導電率是傳統二維材料的22倍,遮掩的電磁屏蔽效能更是刷新了同厚度的世界紀錄。
這項成果,后來發表在了世界頂尖的《自然》雜志上,讓全世界想在6G深耕的大佬們都為之一振,這就是中國速度。
![]()
然而,專利數量領先只是上半場的勝利,真正的較量,現在才剛剛開始。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一針見血地指出:“6G的競爭,上半場是專利,下半場是標準和生態。”
中國不僅要保持專利數量優勢,更要爭取在標準制定中發揮引領作用,讓中國的技術方案成為國際標準的一部分。
這就好比一場足球賽,上半場你進了三個球,但下半場才決定誰能捧起冠軍獎杯。
![]()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預測,6G帶動的相關產業鏈經濟規模,在2035年將達到驚人的12萬億美元。
誰能主導6G生態,誰就能在全球數字經濟中占據核心樞紐地位,這塊蛋糕實在太誘人了。
美國顯然也看到了這一點,他們70%的6G研發資金來自軍方,目標直指軍事和國家安全,這是一種典型的封閉霸權思維。
![]()
而中國,則在2024年正式啟動了“國網星座”計劃,打算發射約1.3萬顆低軌衛星,構建一個真正的“空天地一體化”網絡。
這是在構建一個開放的未來生態,邀請全世界共同參與。
兩種模式,高下立判。
一個想關起門來當“武林盟主”,一個想敞開大門建“萬國來朝”的中央公園。
![]()
回過頭來看,中美日三國,其實走了三條完全不同的路。
美國是“急于求成”的霸權規則派,想用自己的技術標準一統天下。
日本是“精打細算”的設備精工派,想在自己擅長的硬件領域做深做透。
而中國,走出了一條“穩扎穩打、開放協同”的生態構建派道路。
![]()
“穩扎穩打”,是我們一步步從1G空白走到5G領先的歷史經驗,是刻在骨子里的民族性格。
“開放協同”,是我們從“舉國體制”中演化出的新型創新范式,集中力量辦大事,但又不排斥市場活力和全球合作。
這種模式,與“急于求成”和“市場受限”相比,顯然更具韌性和潛力。
![]()
在2024年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全球首次展示了基于6G技術的全息通信現場演示。
相隔萬里的兩地工程師,通過6G網絡實現了近乎零延遲的全息投影協同工作,這仿佛科幻電影的場景,正在成為現實,這就是生態的力量。
當無數的創新像涓涓細流匯入一個開放的體系,最終將能形成改變世界面貌的滔天巨浪。
我們向世界提供的,不僅是一種更快的網絡,更是一種關于如何合作、如何發展的東方智慧。
![]()
6G的領先,并非一朝一夕的奇跡,而是一條獨特發展道路的必然結果。
當競爭進入下半場,比拼的不再是速度,而是耐力、智慧與構建未來的能力。
這條東方智慧鋪就的道路,能否為更多國家提供一種新的可能?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