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產結果出來了!畝產高達1419.48公斤!”10月29日,甘孜州丹巴縣甲居鎮聶呷村的高密高產攻關田內,一陣歡呼聲打破了秋日的寧靜——這個數字,不僅創下該攻關田單產新高,更再一次刷新我國西南片區玉米高產紀錄!
![]()
當天,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組織相關專家,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在丹巴縣甲居鎮聶呷村實施的2畝“成單372”高密高產攻關田進行現場測產驗收。專家組嚴格參照《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試行)》,采用全田實收過磅稱重、水分檢測折算等規范流程,最終測定糧飼通用型玉米新品種“成單372”平均畝產達1419.48公斤。
![]()
作為本次主角的“成單372”,是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歷經多年選育的突破性玉米新品種,目前已通過國家西南區中低海拔組審定、四川省青貯玉米審定,并進入國家西南區中高海拔組初審公示階段。其突出優勢在于廣適性強,既可春播也可夏播,還能復合種植,兼具糧用與飼用雙重價值。
![]()
“耐密抗倒是它的核心。”省農科院作物所所長何文鑄介紹,攻關田種植密度達5500-6500株/畝,較當地傳統4000株/畝的種植密度增加1500-2500株,但植株仍表現出優異的抗倒性。同時,該品種對西南地區常見的大斑病等多發病害抗性突出,在密植、高濕、多病害疊加的生態壓力下仍能保持穩定產量,解決了傳統品種“密植易倒、多病減產”的痛點。
![]()
“市場反饋印證了它的潛力。”四川均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成單372”獨家經營權方,董事長章存均透露,今年該品種已在西北、東北、新疆、內蒙古等地開展多點示范,抗逆性、耐密性經不同生態區檢驗表現良好。2026年,公司計劃在省內綿陽、邛崍及省外云南、海南擴大示范規模,力爭到2027年,推動全國制種面積突破1萬畝。
本次驗收,專家組認為,“成單372”配套灌足底墑、規范蓋膜、縮行增密等關鍵技術,為高原及類似生態區玉米豐產增效、優化種植結構、促進農牧交錯區畜牧業發展,提供了玉米新品種與配套農機農藝技術支撐,建議進一步加大推廣應用,助力西南地區玉米產能提升!
![]()
來源:四川觀察 丹巴縣委宣傳部
編輯:劉睿娟
責編:岳詩蕊
校對:盧雪英
審核:白馬
監制:譚榮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