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江湖里,王興絕對算得上一個“異類”。他創立的美團,一邊是年年虧損的財報,一邊卻是他穩坐中國富豪榜前列的身價。這背后的邏輯,究竟是商業奇跡,還是資本泡沫?
![]()
2018年,王興干了一件震驚業界的大事,花185億收購摩拜,還順便繼承了60億的債務。這還不算完,同年為了擴大公司運營,他又砸進去329億,結果全年凈虧損高達1155億。到了2019年,虧損更是變本加厲,直接飆到1771億。這燒錢的速度,簡直比印鈔機還快。
但奇怪的是,即便虧損如此嚴重,王興的身價卻像坐了火箭一樣,一路飆升。2022年,他更是以124億美元的身價,位列中國富豪榜第27位。這背后的邏輯,讓人不得不琢磨:這燒錢的游戲,到底是怎么玩的?
王興的創業路,其實并不平坦。他最早想模仿美國的SNS模式,在國內搞個“多多友”社交網站,結果一出手就被QQ打得落花流水。用戶粘性不夠,網站模式又不適合國內環境,第一次創業就這樣草草收場。
![]()
后來他又搞了個“游子圖”,想解決海外游子與國內親友的照片分享問題。結果QQ空間一出來,免費上傳照片的功能直接把“游子圖”給擠垮了。這兩次失敗,讓王興意識到,在QQ的社交帝國里,想虎口奪食,簡直難如登天。
于是,王興把目光轉向了團購領域。2010年,他提出了“美團”的概念,主打線上團購和優惠券。這一次,他終于找準了市場的空白點,美團迅速崛起,成為國內團購市場的領頭羊。
美團的崛起,離不開資本的助力。從天使投資到馬云旗下企業的5000萬美元投資,美團幾乎每年都能獲得數億的資金支持。這些錢,讓王興有了燒錢的底氣,也讓他能夠迅速擴張業務。
電影預定、酒店預定、餐飲外送、景點門票……美團的業務范圍越來越廣,市值也越來越高。到了2016年,美團的市值已經高達180億美元。這背后的邏輯很簡單:只要概念夠吸引人,資本就會源源不斷地涌進來。
![]()
但美團的虧損,也是實實在在的。每年上千億的虧損,讓人不禁要問:這錢都燒到哪里去了?其實,美團的虧損,很大程度上是戰略性的。為了搶占市場,美團不得不進行大規模的補貼和營銷,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而且,互聯網公司的早期生存,基本上都是靠“概念”來掙錢。這個“概念”越吸引人,獲得的投資也就越大。大家之所以瘋狂給王興送錢,就是看好他的前景。即便這個前景需要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實現,但資本愿意賭這個未來。
當然,美團之所以能夠持續獲得資本的支持,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以2018年為例,美團這一年提供了1960萬個就業崗位。2019年,更是幫助了25.7萬的貧困戶摘帽。
![]()
這些數據,讓美團在虧損的同時,也贏得了社會的認可。畢竟,在就業形勢嚴峻的當下,一個能夠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的企業,無疑具有更高的社會價值。這也是為什么,即便美團年年虧損,但大家依然對它的前景非常看好。
王興無疑是幸運的。無論是最初的“多多友”,還是后來的“美團”,他都遇到了最重要的合伙人和“貴人”。但更離不開的是他自身的努力。如果不是早先出國留學的經歷,他根本不會發現國內市場的空白點,也就無法搶占商機。
但同樣的,如果不是他自身有能力將這個設想化作真實,那他也只是一個說大話的“空想者”罷了。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王興的人脈、見識和能力相結合,才讓他在這個燒錢的游戲里玩得風生水起。
不過,話說回來,美團的燒錢游戲,到底何時是個頭?年年虧損上千億,即便有資本的支持,但這樣的燒錢速度,真的能夠持續下去嗎?
![]()
或許,對于王興來說,他并不擔心這個問題。畢竟,只要美團的市值還在漲,只要他還能持續獲得資本的支持,那么這個燒錢的游戲就可以繼續玩下去。
但對于我們這些旁觀者來說,或許更應該思考的是:這樣的商業模式,真的健康嗎?它真的能夠持續發展下去嗎?或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