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珮瑜
中美馬來西亞商貿談判剛結束,特朗普就去了日本。
阿美莉卡在這次談判中,估計是沒落著好。老嫂子貝森特大概率再又一次嘗到了被“地獄之火”焚燒的慘痛。
東方不亮西方亮,懂王需要在別的地方找補回來一點面子,比如日本。
![]()
所謂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為了圍堵中國,日韓印澳向來是美國的對外重頭戲,在外交、軍事、經貿上全面包圍中國。
這其中日本又是重中之重。
所以懂王28日的日本之行必須贏足面子。
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特朗普嘴上是滿口胡說,手上則是能撈盡撈。
作為地球獨一份的懂王,特朗普對于美日關系又進行了重新定義。
除了聲稱美日是最堅定的盟友,美日關系將比任何時候更強大。
懂王還對日本天皇德仁大放諛美之詞,稱對方是偉大的人。當然,在懂王嘴里,高市早苗也將成為最偉大的首相之一。
一個是剛登位的毫無建樹也不可能有所建樹的虛君,一個是上臺沒幾天椅子還沒坐熱的首相。還真不知道偉大在哪里。
看來偉大這個詞在懂王這里已經通貨膨脹了。
特朗普的嘴,迷人的鬼。一通嘴炮之后,原本“強硬”的高市早苗似乎如沐春風,被搞得五迷三道。
停泊在橫須賀的華盛頓號航母上,特朗普摟著高市早苗的纖腰,高市早苗表現出了心里最誠實的一面,不僅主動靠攏小鳥依人,還不停向懂王深情回望,已經不再白嫩的馬臉滿是少女般的嬌羞。
![]()
看來,高市早苗競選時表現出的對美“強硬”不過是故作姿態。是矜持,是試探。實際上,“朗”若有表情,妾意“早有苗”。
正所謂等、靠、要。剛上臺的高市早苗等到了,靠住了。特朗普這邊當然就抓緊要上了。
特朗普的伎倆,向來是捧的越高,坑的越狠。
這邊才提到美國將在任何時間為日本提供任何幫助,那邊就已經開出了價碼。
比如敦促日本落實對美5500億美元投資和細化具體項目。同時還要求日本將防衛費在GDP占比提高到3.5%左右。
日本當前防衛費的GDP占比為1.8%,強行提高到3.5%意味著要增加10萬億日元(略等于657億美元)。
這就等于送錢給美國花用。
當然,之前提到的日本對美出口產品加征15%關稅,還是要收的。
特朗普是特別“專情”的人,滿心滿眼只有錢,才不管高市早苗滿心滿眼的溫情。
哪怕高市早苗要推薦特朗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也不行,要知道這可是特朗普的心頭好。
這就是特朗普的個性所在,心思從來不藏著掖著,朕就是這樣漢子。
只不過,現在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
據報道,日本政府的債務余額對GDP比已經高達240%,在172個國家和地區中屬于最糟狀態。
現在要落實5500億美元的投資,要增加防衛費,只有增稅、削減其他開支,或者繼續借債。
如果要增稅,增什么稅,怎么增,增多少,都需要修法,這是一個繁瑣漫長的過程,而且在經濟萎縮的當下,增稅極易導致民眾不滿。
如果要削減其他開支,哪些開支能摳下來,摳多少出來,也是一個難題。
至于借債,向誰借,能不能借到,怎么還,想想都頭大。
所以日本政府現在即便是愿意當冤大頭,也是有心無力。
根據已公開的協議,從高市早苗的承諾來看,會在最遲2025年底將防衛費提高到2%。這對特朗普的要價幾乎打了對折。
![]()
此外的55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我猜大概率,除了極少部分如用于合作開發稀土等項目能最終落實,大部分應該屬于空頭支票。
就像前陣子特朗普中東跑了一趟,就吹噓收獲了10萬億美元大單。實際上這些不過是中東王爺們向老特作出的“口賄”。老特短暫獲得贏麻了的顱腦高潮后,除了極少部分軍購資金,大部分投資連影子都沒見著。
現在日本能把防衛費增加占比提高到2%就已經不錯了,其他的,跟懂王的嘴一樣,就是胡亂開瓢。
現在回過頭來看美日同盟,高市早苗向特朗普表示,希望開啟日美同盟的新黃金時代。
歷史上,美日同盟的黃金時代可都是要日本掏真金白銀來買的。
我們都知道,二戰后,美國對日本的占領與改造,催生了一個以《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為核心的同盟框架。
這一框架的本質是“美主日從”。美國為日本提供軍事保護,換取在日本駐軍的權利,并將日本牢牢錨定在其西方陣營之中。日本則在“吉田茂路線”的指導下,專注于經濟發展,將國防重任很大程度上外包給美國。
這一模式一度運轉良好。
然而到了1970年代,美日貿易逆差擴大,彩電、汽車、半導體摩擦接連爆發。華盛頓響起“日本異質資本主義”的指責,而東京則痛斥美國把匯率武器化。就這樣,“同盟”關系一度很緊張。
1985年,美國更是逼迫美國簽訂廣場協議,強迫日元升值,間接導致日本1990年代的經濟衰退。
美日同盟差點崩潰。
那么又是什么拯救了美日同盟?因為中國的崛起。
1996年,美國總統克林頓與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首相發表《美日安全保障聯合宣言》,重新定義同盟,將關注點從蘇聯轉向“亞太地區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沒錯,這里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說的就是中國。
此后的布什政府、奧巴馬政府時期,日本一直與美國深度綁定,在遏華方面充當對方馬前卒。
然而,特朗普2017年第一次上臺后,以其標志性的“交易主義”外交哲學,對美日同盟進行了功利性的審視。也就是,“同盟”這筆交易合不合算,值不值得。
他反復抱怨美國為保衛日本付出了“不公平”的代價,而日本卻在貿易順差中“占盡便宜”。 一方面退出TPP、對日鋼鋁征關稅,另一方面要求將駐日美軍費用翻倍至80億美元,并以“撤軍”相威脅。
面對這個大頭,當時的安倍晉三一度也很頭大,但也不得不百般逢迎,甚至在與特朗普會見時,留下一路小跑的笑柄。
好在安倍晉三胸襟開闊,自己會以“君子豹變”來圓場。
與特朗普打交道,是近年來日本首相的重要課題。現在從石破茂交棒給高市早苗了。如今看來,以高市早苗“屈身侍朗”的手段,so easy。只是那畫面著實辣眼睛。
但是,被華盛頓和東京包裝成“印太和平之錨”的“美日同盟”,看似“同盟”,實質上是基于利益綁定的仆從關系。
所謂利在則合,利去則散。
面對特朗普不斷變大的胃口,日本這回的迎合能得到多久的安穩,尚屬未知。
美日同盟的裂縫其實一直都在,只是不斷縫縫補補。但是裂縫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尤其是隨著中美關系的攻守之勢逐漸易形,“同盟”還能撐多久,真的難說。
-完-
筆不阿貴,文不奉承
yanbaoer2024
比較犀利的文我會發這個備號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