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越優秀,外界對他的期待也就越高,父母如此,社會亦是如此,可過高的期待也會導致落差過大,就拿咱們國內頂尖名校清華北大來說吧,大家總是理所當然的覺得——清北的學子都是國之棟梁。
這些人不僅智商高、也非常努力,關鍵是還享受著國內最優質的教育資源,那這些人畢業后就理應為社會的發展和科研的進步做出貢獻,而不是和普通人一樣淪為賺錢的工具。可這種幻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足以讓人顛覆認知。
![]()
“北大培養的,都是賺錢的機器嗎?”,25屆畢業生就業去向公布
大環境下清北的學子固然是天之驕子,可在學校內部,他們和其他高校的大學生一樣,也會為了一點學分跟老師周旋、也會為了獎學金跟同學競爭,就拿北大來說吧,北大固然資源豐富,但內部競爭卻也同樣激烈。
無論是獎學金、保研、出國還是各種夏令營、競賽,這些機會都決定著北大學子未來的命運,只不過這些都是外人看不到的,否則也不會有那么多網友,在看到北大25屆畢業生去向后,看到唏噓甚至是失望了。
![]()
北大數學學院聲名在外,可當北大數院2025屆本科生畢業去向公布時,網友們紛紛坐不住了,有人直言不諱:北大培養的,都是賺錢的機器嗎?
在這份僅26人的就業數據中,除了6人選擇出國就業外,其余多數人都選擇了國內著名的“大廠”,前幾個人從事的算法工程師好歹是沒浪費自己北大數院的學歷,可后面幾個人的去向就讓人有些看不懂了。
![]()
除了幾個去中學做教研的,其他人直接把目標放在了校外培訓機構上,評論區的說法雖然不同,但是態度卻都是一致的,不外乎是覺得大材小用了,甚至有人覺得:教培機構還真是自產自銷。
高中的時候在教培補課,考上了北大數院,畢業后又回到教培機構賺錢去了,這怎么不算是另一種“自產自銷”呢?不過考上北大的人需要在教培機構補課嗎?這個問題還有待思考。
![]()
北大學子的畢業去向,令網友看清了現實
無論這26人選擇了什么樣的工作崗位,無一例外都是沖著賺錢去的,有網友總結了評論區:北大數院的目的是培養一批賺錢的人,而不是做科研的人。現實就擺在面前,可這樣的現實卻也顛覆人們的認知。
在固有印象中,北大數院畢業的人,理應成為數學家,繼續為數學領域的難題攻克和學術發展做出貢獻,而不該像普通人一樣,淪為賺錢的機器,這樣的觀念未必是偏見,而是大家對北大數院的期待值太高了。
![]()
需要強調的是,這份畢業生的就業去向僅僅是北大數院的本科生,而大家期待中“做科研”的北大學子,自然是不會放棄繼續深造的,無論是保研還是考研、亦或者是出國深造,總之他們不會出現在這份名單上。
而能出現在這份名單上的人,除非是想深造卻有難言之隱的,否則多數人的目標都是很明確的——就業,那既然選擇就業,找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也沒什么問題,若是真找了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評論區肯定又有人會說浪費學歷了。
![]()
想做科研、搞學術的人早早地就規劃了一條明確且清晰的努力道路,本科是做不了什么科研的,也難以出成果,即便是在北大這樣的地方,想做科研還是需要深造,就業去向的多樣化需要基本的理解和尊重,沒一份不同的選擇都是一樣的未來可期。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