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荷蘭又整了出強取豪奪的戲碼,盯上了中國聞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導體,想讓自家本土企業把它接過去,但客戶不會跟著新公司走,不管哪家荷蘭企業來接,最后肯定得失敗。
荷蘭這次這么干,會不會加重之前的沖突?而且全球供應鏈,會不會因為這事掀起大波瀾?
![]()
荷蘭政府一管控安世半導體,最先受沖擊的就是全球汽車行業,沃爾沃和大眾汽車集團上周都公開說了,要是安世半導體的僵局沒法解決,歐洲的工廠可能得暫時關門。
博世集團也跟著表態,它在德國的生產線大概率會受影響,員工說不定還得被迫放假。
這些車企的擔心真不是瞎琢磨,安世半導體的生產布局早就深深刻進全球產業鏈里了。
德國和英國的工廠負責做半導體晶圓,大概80%的最終產品都要送到中國來做封裝和測試。
這種分工模式是這么多年市場慢慢選出來的,哪是政府一道行政命令就能隨便拆開的?
![]()
而且這次受影響的遠不止汽車行業,德國《商報》之前引用過供應鏈風險分析公司的報告,這份報告專門分析了七大行業里107家歐洲龍頭企業的供應鏈關系。
結果發現跨行業算下來,86%的企業都從安世半導體中國的生產基地采購芯片,就連歐洲所有做航空航天和國防的企業,用的也全是安世半導體在中國生產的芯片。
這就意味著,荷蘭政府這一紙指令,讓歐洲大部分工業都面臨潛在風險,要么斷貨,要么漲價,面對這么棘手的局面,各方也只能趕緊行動起來。
荷蘭政府顯然也意識到問題嚴重了,一邊快速跟中方談這事,一邊還和歐盟好幾個成員國商量怎么應對。
![]()
歐盟更是急著找中國要快速又務實的解決方案,雙方計劃派高級技術專家,專門圍繞關鍵原材料供應和安世半導體的問題接著。
就連美國福特汽車的總裁吉姆?法利,也跟分析師透露,美國政府也在插手調解這事,就因為荷蘭這波操作,一場供應鏈危機把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卷進來了。
荷蘭政府敢這么大膽地管控中企資產,背后要是沒有美國撐腰,它還真不一定有這底氣。
2025年9月,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出了個穿透規則,把出口管制的范圍擴大到實體清單企業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
![]()
安世半導體是聞泰科技的全資子公司,自然就被劃進管控范圍里,它的全球供應鏈和技術采購一下子就被全面限制了。
而且荷蘭相關法院10月14日公開的文件顯示,在穿透規則發布前后,荷蘭和美國還多次溝通協調,美國甚至直接跟荷蘭提要求。
讓它換掉安世半導體的中方首席執行官,還要調整治理結構,目的就是想讓安世半導體不受穿透規則的制裁。
眼看管控行為引了不少質疑,荷蘭方面居然開始潑臟水,英國路透社10月27日報道說,有自稱了解政府想法的荷蘭人士稱,荷蘭9月之所以動手,是擔心中方團隊會拆了歐洲的業務,把生產轉移到中國。
![]()
他們還說得有鼻子有眼,說中方團隊計劃裁掉安世半導體40%的員工,關掉德國慕尼黑的研發設施,甚至在10月1日之前,已經把英國曼徹斯特工廠的機密轉移走了,接下來還打算轉移漢堡工廠的實體設備。
可這些說法從頭到尾沒一點證據,就是為了洗白自己編的瞎話,面對荷蘭這種無理指控和管控,聞泰科技可沒退讓,硬氣得很。
聞泰科技的發言人更是一針見血,點破了荷蘭政府的心思,看這意思,是想讓一家新的荷蘭本土企業來接安世半導體,但同時也把話撂那了,不管哪家荷蘭企業來接,最后肯定得失敗。
![]()
聞泰科技的底氣也不是憑空來的,畢竟安世半導體的后端產能特別依賴中國,要是把中國和歐洲的業務切斷,大部分后端產能就沒了,而且這部分產能缺口,歐洲或者其他地方短時間內根本補不上。
再加上客戶認安世半導體,是因為這么多年合作下來,信它的技術、信它的服務,這種信任是跟企業實力綁在一起的,可不是跟政府的政治口號綁在一起的。
荷蘭政府想靠行政手段把全球化產業鏈切開,逼著中企把安世半導體這塊肥肉吐出來,可它好像忘了,類似的事以前就發生過,結局往往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之前美國一句話,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就停了對中國高端光刻機的供應,本來想靠這招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結果反倒讓中國自主研發的腳步快了不少。
![]()
中國不僅很快突破了技術瓶頸,搞出了28nm的純國產產業鏈,還把ASML逼到了困境里。
美國拉著盟友圍堵中國科技,就是想靠技術封鎖攔著中國發展,可中國用一次次突破證明了,封鎖反而能成自主創新的催化劑。
就像美國制裁華為,華為沒坐著等,而是加速推進國產芯片替代,現在5G基站用了國產芯片后,成本直接降了50%,不僅穩住了市場份額,還把競爭優勢拉得更大了。
這些例子都說明,西方所謂的技術鐵幕,根本擋不住中國創新的腳步,反倒讓自己丟了中國這么大的市場。
![]()
再看荷蘭現在的處境,簡直是進退兩難,跟著美國走,幫著打壓中國企業,只會失去中國這個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市場,就像ASML現在的困境一樣。
可要是不跟美國走,又怕被白宮制裁,畢竟美國在歐盟的影響力擺在那,荷蘭也不敢輕易得罪,這種左右為難的局面,就是小國盲目跟著霸權走的必然代價。
反觀中國,2023年半導體進口額降了15%,出口卻同比漲了22%,一降一升之間,不僅能看出來中國半導體產業自主可控的能力在提升,更說明中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里的位置越來越穩。
荷蘭政客到現在可能還沒明白,在21世紀的產業格局里,經濟規律永遠比政治幻想管用。
![]()
客戶選合作對象,看的是企業的技術實力、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誰會管政府喊什么政治口號?產業鏈的形成,是市場長期優化配置資源的結果,哪是行政命令能隨便切割的?
荷蘭政府現在這么干,其實就是把殖民時代貿易特許權的老思維撿了回來,覺得靠權力就能掌控企業的命運,卻忘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企業和客戶都有自己選的權利。
安世半導體這事給全世界上了生動一課,現在的產業競爭里,只有尊重市場規律、看重企業實力,才能在全球供應鏈里站穩腳。
![]()
那些想靠政治手段干預經濟、用霸權思維壓制對手的,最后只會被市場反過來教訓,落個費力不討好的結局。
荷蘭要是還執迷不悟,最后失去的可能不只是安世半導體這一個合作企業,更是全球市場對荷蘭營商環境的信任,畢竟這種信任一旦沒了,想再建起來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