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說財經訊:大消息:英偉達急了!2025年10月29日,全球AI圈炸鍋了!
英偉達CEO黃仁勛公開警告美國政府:必須允許對華銷售美國造AI芯片,否則硅谷的全球領先地位就保不住了!
這位芯片大佬為啥突然急著“硬剛”自家政府?曾經霸占中國市場95%份額的英偉達,現在為啥離不開中國?今天這篇文章就帶你扒透背后的利益博弈和財富密碼!
![]()
01、從壟斷到出局,英偉達的中國困境!
誰能想到,幾年前還在中國高端AI芯片市場“一家獨大”的英偉達,如今會落到這般境地。2022年時,中國區營收還占英偉達全球總收入的27%,是它最粗的海外“錢袋子”。
但這一切從2025年1月開始變天!
美國出臺《人工智能擴散出口管制框架》,給AI芯片出口設下嚴格限制,甚至想阻斷中國從第三方獲取芯片的通道。
后續雖批準了英偉達H20芯片對華出口,卻要抽取15%的收益,這一操作還引發了國會質疑。
特朗普政策高壓下,英偉達的日子越來越難。
曾經的“芯片王者”,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從95%直接跌到近乎歸零,中國區營收占比也從高峰時的20%多跌至2024年的13%。
這才有了黃仁勛10月28日在華盛頓的公開警告:“失去中國的AI開發者,對美國傷害更大”。
![]()
02、中國市場為啥成了“必爭之地”?
黃仁勛的著急,本質是算清了三本賬,每一本都離不開中國:
首先,中國是“最大蛋糕”,丟不起。
2025年全球AI芯片市場規模預計達1500億美元,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光這塊蛋糕就值500億美元。更關鍵的是,中國有全球一半的AI開發者,失去這個市場,就等于失去了未來技術迭代的土壤。
其次,國產替代已經“追上來了”,再不回來就沒機會了。
2025年國產AI芯片銷售額暴漲112%,市場份額從29%飆升到42%,華為昇騰、寒武紀已經在多個場景實現技術突破。北大甚至研發出新型模擬計算芯片,直接改寫AI計算底層邏輯,繞開了英偉達的技術路徑。黃仁勛自己都承認:“中國只差我們幾納秒,必須去競爭”。
最后,硅谷的領先,根本離不開中國市場的滋養。
現在英偉達市值逼近4.89萬億美元,88%的營收靠數據中心業務,而AI芯片的研發需要巨額投入。失去中國市場的營收支撐,研發投入跟不上,硅谷在AI領域的優勢很快就會被縮小。
![]()
03、連鎖影響:一場沒有贏家的“雙輸博弈”
現在的局面很微妙,美國的出口管制看似“卡脖子”,實則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對美國企業來說,甲骨文早就預警過,這種政策會讓美國企業失去80%的全球市場份額,直接拱手讓給中國。英偉達雖然市值還在漲,但過度依賴少數客戶,前兩大客戶已經貢獻了39%的營收,風險越來越大。
對中國市場來說,限制反而倒逼了自主創新。華為聯合10家國產EDA企業,推出了全流程設計工具鏈,讓芯片研發成本節省20億,周期縮短30%。現在國內25個AI計算中心都在用水產芯片,國產替代的腳步根本停不下來。
而美國政府也陷入兩難:一邊想延緩中國技術進步,一邊又要面對企業的抗議和稅收損失,國會里“放松”和“收緊”兩派吵得不可開交。
![]()
04、未來英偉達會被允許對華出口芯片嗎?
機構預測,2027年全球AI芯片市場將形成“英偉達+AMD+國產陣營”的三足鼎立格局,現在的博弈正是格局重塑的關鍵期:
第一種情況,特朗普芯片政策松動:美國可能放寬部分限制,英偉達等企業重新進入中國市場,但很難再回到過去的壟斷地位,只能和國產芯片“同臺競技”。
第二種情況,維持現狀:國產芯片會加速搶占市場,2025年已經達到42%的份額可能繼續攀升,最終在全球市場占據25%以上的份額。
第三種情況,全面開放:這種可能性最小,但如果實現,中國市場的巨大需求會推動全球AI技術再升級,形成“中美協同創新”的局面。
所以啊,黃仁勛的警告,本質是戳破了“技術封鎖能保領先”的謊言。市場永遠是最好的催化劑,誰放棄中國,誰就可能放棄未來十年的AI紅利。
最后問問大家:你覺得美國會松口允許對華賣AI芯片嗎?國產芯片能抓住這次機會實現彎道超車嗎?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