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0月下旬印度博主炫耀視頻事件為切入從'手機'羞辱到千人之吻:誰在消費中國女性形象?
10 月下旬,一則印度博主發布的視頻在外網引發熱議:鏡頭中,其同伴與一名主動上前的中國女生互動,博主全程拍攝并追問相遇細節,最后竟以 “手機” 代稱女生,慫恿同伴 “享受美好時光”。這段充滿羞辱意味的視頻迅速發酵,評論區充斥著對中國女性的獵奇討論,更刺激不少外國男性萌生來華 “尋找機會” 的想法。
![]()
視頻里的女生面對鏡頭毫無局促,反倒流露出遇見 “白馬王子” 的欣喜。但她或許聽不懂印地語里 “手機” 的隱喻 —— 在南亞俚語中,這是將女性物化、視作 “可隨意取用的物品” 的侮辱性表達。這種被當作炫耀資本的場景,并非孤例。
![]()
9 月,某非洲博主發布的視頻顯示,兩名明知有男友的中國女生,在被邀請喝酒時仍急切應允,淪為其外網炫耀的素材。更令人咋舌的是,有外國博主發起 “千人接吻挑戰”,竟真有上千名中國女性參與,全程被拍攝傳播。
![]()
這些事件距 7 月大連工業大學事件不過三月。當時烏克蘭電競選手 Zeus 將與該校李同學的親密視頻發至粉絲群,配文 “中國女孩一天被征服”,最終導致女生被擬開除學籍,而男方僅輕飄飄致歉。前事未遠,為何類似鬧劇仍不斷上演?
![]()
癥結在于部分人對 “外國浪漫” 的虛幻想象。這種認知讓少數女性放下警惕,卻不知自己正淪為他人的流量工具。42 歲美籍健身教練 10 年間交往 1242 名中國女性并拍攝不雅視頻牟利的案例,更揭露了鏈條背后的利益驅動 —— 獵奇中國女性的內容在海外平臺有著驚人流量,催生了外籍博主的刻意炒作。
更可怕的是對群體形象的反噬。當 “easy” 的標簽被反復強化,正經交往的女性會遭遇無端猜忌,職場中甚至被質疑專業能力。這與中國女性在全球舞臺展現的勤勞獨立形象形成刺眼反差 —— 數據顯示,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達 61.5%,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卻因個別案例被污名化。
值得深思的是,這些鬧劇發生時,中國正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姿態崛起。經濟騰飛讓國家贏得尊重,卻總有少數人的思想停留在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的誤區。當外籍博主敢當著長輩面索要已婚女性聯系方式,當 “千人之吻” 被當作 “開放” 的噱頭,損害的不僅是個人尊嚴,更是整個群體的聲譽。
從 “手機” 的羞辱到無底線的迎合,這些場景不該出現在崛起的中國。打破偏見的關鍵,從來不是苛責個體,而是喚醒理性 —— 既不盲目崇外,也不妄自菲薄。唯有當每一份尊重都源于人格而非膚色,中國女性的形象才能真正由自己定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