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柯橋區緊扣省委、市委以“千萬工程”牽引城鄉融合發展縮小“三大差距”的決策部署,在“強城”“興村”“融合”三篇文章中找準基層發力點。齊賢街道以羊山零工市場為載體,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模式破解靈活就業痛點,讓寶媽、退休婦女等群體實現“家門口增收”,用精準服務為共同富裕寫下生動注腳。
![]()
近日上午,在羊山零工市場內,電動螺絲刀的轉動聲與細碎的交談聲交織成溫暖的樂章。10余位女工正專注地加工手工制品,她們中有帶著孩子的寶媽,也有精神矍鑠的退休婦女。“以前帶娃根本沒法找工作,現在在這里做零工,每月能賺兩千來塊錢補貼家用。”寶媽李女士一邊麻利地打著螺絲,一邊笑著說。她身旁的兒童角里,志愿者正陪著孩子玩耍,這個貼心舉措讓不少寶媽免去了后顧之憂。
![]()
“零工市場的核心價值,就是打通企業用工與勞動者就業之間的‘堵點’。”市場負責人杜茂榮向記者介紹,當前企業零工需求旺盛但招聘效率低,而寶媽、退休人員等群體的短期就業需求又難以滿足,市場正是為雙方搭建的精準對接橋梁。為提升匹配效率,市場不僅常態化發布供需信息,更創新推出抖音探廠視頻和每日直播,讓勞動者直觀了解工作環境,大幅提高應聘成功率。
市場化運作讓服務更具活力。市場推出的“訂單式”零工派發服務備受青睞,由市場統一派發給周邊零工群體,實現“企業降本、勞動者增收”的雙贏。手工活項目剛推出不久,就吸引了七八家企業合作,蘭亭等地的勞動者甚至專程乘公交前來求職。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市場已發布崗位一萬余個,達成就業意向2000人次。
![]()
“縮小收入差距關鍵在于精準。”齊賢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羊山零工市場的實踐正是對全區“提升產業、人才、科技競合力”部署的基層落實。通過盤活存量勞動力、優化就業服務供給,讓低收入群體實現穩定增收,為“縣城—中心鎮—重點村”發展軸注入民生活力。
如今的羊山零工市場,不僅是就業服務平臺,更成為共富文明的培育地。從志愿者幫看孩子的暖心舉動,到跨鎮求職者的慕名而來,再到企業主動上門的合作誠意,這里正書寫著城鄉融合發展的生動故事。隨著這類共富場景的不斷延伸,我區在共同富裕示范建設的道路上,正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柯橋傳媒集團 全媒體記者 沈欣 文/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