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軍,現任安徽省阜陽監獄機關第四黨支部書記、獄政管理科科長,自2013年11月入職阜陽監獄以來,張文軍始終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青年民警的忠誠與擔當,從警至今,三張獎狀見證了他的成長歷程。
第一張獎狀:驅散迷茫 喚醒“初心”
回想起12年前初次穿上警服敬禮的那一刻,張文軍仍百感交集。那時,他的腦海中滿是影視劇里刑警追兇的熱血場景。然而,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每日面對高墻內周而復始的作息安排,聆聽鐵門開合時發出的沉悶聲響,他那股興奮勁兒逐漸消散。
“這就是我所追求的警察夢嗎?”有一次值完夜班,張文軍問自己。察覺到張文軍情緒有波動,教導員徐成洲將他叫到辦公室,指著滿滿一摞刑釋人員寄來的感謝信說道:“別覺得咱們這工作沒意思,改造好一個人,就能拯救一個家庭,責任重大啊!”
那天晚上,張文軍反復琢磨著教導員的話,內心深受觸動,原來“密碼”就藏在那一封封感謝信里,自己也要在這看似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一番成績!
一年后,當阜陽監獄“先進工作者”的獎狀交到張文軍手中時,他突然領悟到:真正的“熱血”,不僅流淌在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抓捕行動中,更隱藏于日復一日的堅守里。
第二張獎狀:溫情引導 融化堅冰
罪犯方某入監后,兩個女兒因無人照料,被當地政府安置在社會福利院。因擔心孩子的成長狀況,方某整日郁郁寡歡。了解情況后,張文軍趕往池州市看望方某的兩個女兒。
家訪那天,他代替方某履行了作為父親的一日職責,關心、教育和引導著兩個孩子健康成長。“叔叔,這是我的獎狀,您能帶給我爸爸嗎?”臨別時,方某的一個女兒說道。
當張文軍將這張跨越300公里的獎狀遞給方某時,方某掩面哭泣,表示一定積極改造。從那以后,他一改往日頹廢狀態,積極投入到改造之中。
2024年阜陽監獄開展“暖陽行動”,張文軍兩次出發,趕赴兩省五地,行程1400多公里,走訪五個家庭,在高墻與家庭之間搭建起法與情的“橋梁”,用溫情融化罪犯心中的堅冰。
第三張獎狀:活力青春 逆轉有為
2022年,當張文軍挑起第八監區教導員這一重擔時,八監區綜合考核在全監獄已連續三個月排名倒數。這里罪犯結構復雜,管理難度極大。
張文軍并未急于“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先在監區待了20天。白天,他跟著民警參與現場管理;晚上,他和大家交流談心。張文軍發現,老民警工作積極性調動不夠;而新民警又尚未掌握有效的管教方法。
“人心齊,泰山移。若人心散了,任何辦法都無濟于事。”張文軍凝視著墻上的黨旗,突然有了主意。八監區35歲以下的青年民警占監區總人數的比例超過70%,他從年齡結構特點入手,打造“活力青春,有為支部”的黨建品牌:安排老民警與新民警結成“對子”,給年輕人提供大膽嘗試的機會,并且每周組織“頭腦風暴”,讓大家就如何更好地開展工作暢所欲言。
一年后,八監區的考核結果實現了“大逆轉”:黨建考核沖進全監獄前三,綜合排名躍居全監獄第一。當“先進集體”的獎狀掛在榮譽墻上時,張文軍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從青澀稚嫩的新兵成長為多面手的“排頭兵”,張文軍將12年的青春歲月都奉獻給了高墻內的日日夜夜。
![]()
點評
張文軍作為阜陽監獄優秀青年民警代表,政治素質過硬,大局意識較強。他能夠通過加強自身學習,迅速適應新崗位、新要求,展現出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強烈的擔當精神。對監獄黨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他能夠快速領會,一抓到底,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特別是擔任第八監區黨支部書記期間,面對監區警力緊張、在押犯結構復雜、管理基礎薄弱等現實問題,他迎難而上、不怕吃苦、大膽創新,帶領監區民警取得了出色的成績。
張文軍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經過多個崗位鍛煉,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且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上進心,能夠自我加壓,追求卓越。相信隨著工作經驗的進一步積累和領導能力的持續提升,張文軍必將為監獄事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安徽省阜陽監獄黨委書記、政委 胡國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