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十年,俄羅斯總有點防著中國的心思,怕中國在中亞或者遠東搶地盤啥的。可自從2022年2月俄烏沖突打起來,三年多過去了,俄羅斯那邊好像慢慢醒過味兒來了。
普京在2025年5月28日那個莫斯科的安全會議上,公開說要借鑒中國經驗,搞歐亞安全架構啥的。這話聽著簡單,背后其實是俄羅斯這些年吃夠了苦頭,才明白防著中國沒啥好處,合作才靠譜。
三年戰爭下來,俄羅斯經濟、軍事都挨了重創,西方制裁一輪接一輪,逼得他們只能往東看。中國成了他們石油天然氣的大買家,貿易額蹭蹭上漲,從2022年的1900多億美元,到2024年直接破2400億,2025年前幾個月雖有點下滑,但整體還穩在高位。
這不光是賣油那么簡單,還涉及科技、軍工的交換,俄羅斯分享防空系統,中國提供無人機零件啥的。以前總覺得俄羅斯骨子里還記著歷史舊賬,現在看來,他們是真明白了,猜忌耽誤事兒。
回想中俄關系的歷史,得從清朝那時候說起。1858年和1860年的那些條約,俄羅斯從中國手里拿走大片土地,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好幾百萬平方公里就這么沒了。
中國那時候弱,只能認了。這事兒留下的疙瘩不小,俄羅斯總擔心中國哪天要翻舊賬,中國也警惕俄羅斯再來一手。
抗日時期,蘇聯倒是幫了忙,出兵東北,繳了日本關東軍的裝備,轉給中國部隊,加速了日本投降。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簽了同盟條約,蘇聯派專家來建工廠,鞍鋼、長春汽車這些工業基礎,都是那時候落地的。
可沒幾年,1953年蘇聯換領導,政策分歧就出來了。1959年撤專家,停核援助,關系涼了。60年代邊境沖突,1969年珍寶島打起來,死傷上百人。蘇聯解體后,俄羅斯1991年接手,1992年葉利欽訪華,關系緩和。2004年黑瞎子島分了,邊界線定下來,總算表面和好了。但底下那點猜忌,一直沒徹底散。
![]()
俄烏沖突一開打,情況就變了。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軍隊從多個方向推進,基輔、赫爾松、哈爾科夫都成戰場。開頭幾天,俄軍推進快,占了赫爾松,還圍了馬里烏波爾。
那地方打得慘,烏克蘭守軍在鋼鐵廠撐了好幾周,俄軍用炮轟,城市毀了大半,平民死傷不少。到5月,俄軍拿下馬里烏波爾,但付出的代價大。同期,黑海艦隊丟了莫斯科號巡洋艦,被烏克蘭導彈擊沉。
烏克蘭用西方給的反坦克導彈,標槍啥的,干掉俄軍不少坦克。俄軍補給跟不上,泥地里卡車動彈不得。4月,俄軍從基輔撤,集中東線。5月到6月,在北頓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打,俄軍渡河失敗,損失上百輛車。
9月,烏克蘭反攻哈爾科夫,收復伊久姆,俄軍扔下裝備跑路。11月,俄軍從赫爾松西岸撤,烏克蘭進城。這一年,俄軍初期目標沒實現,損失坦克飛機一大堆。
2023年,戰事更膠著。1月起,巴赫穆特成焦點,俄軍圍攻八個月,瓦格納集團沖在前,用人海戰術推進。巷戰打得狠,雙方死傷幾萬,鎮子成廢墟,5月俄軍拿下,但沒啥實際用。
6月,烏克蘭南部反攻,豹2坦克上陣,可俄軍地雷陣擋住,只收復幾個村。秋天,俄軍攻阿夫迪夫卡,圍城戰到2024年2月拿下,又是數千人沒了。俄羅斯經濟挨制裁,石油賣不出去,盧布貶值。
西方凍了3000億資產,俄羅斯轉用人民幣結算,中國買油占比超一半。天然氣管道2019年通氣后,成了救命稻草。貿易額2023年破2000億,靠中國拉動。普京訪華,簽無上限伙伴協議,合作從能源擴展到科技。
2024年,沖突成消耗戰。俄軍在頓涅茨克推進慢,占了沃夫昌斯克邊境鎮。烏克蘭用F-16從7月起作戰,擊落俄機。俄黑海艦隊又吃虧,無人艇炸了塞瓦斯托波爾港,幾艘船沉了。
夏天,俄軍推到波克羅夫斯克附近,試著斷烏克蘭補給,但烏軍用ATACMS導彈炸俄倉庫。2025年,俄軍6月拿下盧甘斯克最后幾個村,戰線穩在東線和南線,零星打仗繼續。三年下來,俄軍損失坦克超2000輛,飛機幾百架,人力短缺,靠老式裝備補。烏克蘭也傷筋動骨,靠西方援助撐著,但人力問題大。俄羅斯轉向東方,中國成最大伙伴,避開美元體系。
普京那次講話,就在這種背景下。2025年5月28日,莫斯科會議,普京視頻說,要建歐亞安全架構,借鑒中國經驗。上合組織、歐亞經濟聯盟、集安組織這些,成支柱。他這話,等于承認三年教訓深,俄羅斯過去防中國,怕影響力被搶,現在看,合作才出路。
西方制裁沒停,俄羅斯軍工缺件,經濟靠亞洲轉。中國不光買能源,還幫穩盧布。2025年聯合聲明,貿易投資能源科技全包。邊境橋修,鐵路升級,管道擴容。軍演2023年西部聯合,2024年日本海反潛,2025年8月又巡航。技術分享,第六代戰機計劃。金磚擴容,新開發銀行用人民幣貸款多。安理會,兩人立場一致,氣候糧食議題沒偏。
![]()
俄羅斯這些年,明白防中國沒必要。歷史恩怨放一邊,現實利益擺在那。俄烏打三年,暴露俄羅斯問題:軍力沒想象強,經濟依賴西方市場。轉頭找中國,貿易穩了,能源有出路。普京戰略轉彎,承認過去誤判。
西方圍堵,反倒推中俄綁緊。俄羅斯不再單干,借中國經驗建體系。這轉變,不是一時興起,是三年血戰逼的。未來,中俄合作還會深,能源科技人文都走。俄羅斯學到教訓,猜忌換合作,關系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