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的角落,有一個面積僅735.2平方公里的城市國家—新加坡。
它既沒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也沒有龐大的本土產業。
![]()
卻能常年穩居全球人均GDP前三,成為亞洲最發達的經濟體之一。
很多人疑惑,這個“彈丸小國”的財富密碼到底是什么?答案其實很簡單:靠中國。
中國的貨物、石油、貿易往來,撐起了新加坡的半壁江山,直接養活了當地17萬從業人員。
![]()
但讓人難以理解的是,新加坡一邊賺著中國的錢,一邊卻把美國軍隊請到家門口。
拿著中國貢獻的GDP,干著防范中國的事。做出這種“吃飯砸鍋”的行為,到底為啥?
小國的生存焦慮:靠“霸權均勢”續命
1965年被迫從馬來西亞分家時,新加坡差點活不下去——周邊鄰國虎視眈眈,自己連塊像樣的戰略縱深都沒有。
![]()
時任領導人李光耀很快想明白:小國要活命,就得讓大國都來“摻一腳”,靠別人的力量形成平衡。這就是新加坡喊了幾十年的“均勢戰略”,說白了就是托庇于美國霸權。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軍從菲律賓撤軍后,新加坡立馬把第七艦隊后勤司令部拉到自己地盤。
2000年簽的協議里,特意花大錢給美軍造了航母專用碼頭,把原本自己用的小軍港擴建成美軍在東南亞的首個航母基地。
現在平均每年有100多艘美軍艦來這休整,P8反潛機也常年駐扎在這,等于把“監控攝像頭”架到了中國家門口。
對新加坡來說,這可不是簡單的“引狼入室”。李光耀早說過,“均勢不是勢均力敵,是穩定狀態”——而這穩定得靠美國撐著。有美軍在,周邊國家不敢隨便招惹它,國際資本也敢來投資。
![]()
至于中國?哪怕賺著中國的錢,新加坡也怕“大樹底下不長草”,總覺得得找個更強的靠山才能睡安穩覺。這種從小養成的焦慮,早刻進了它的國家基因里。
經濟的雙重保險:既要中國市場,又要美國背書
新加坡的錢袋子確實靠中國喂大。作為全球最忙的港口之一,新加坡港每年處理的貨物里,有近三成是中國的進出口商品,從電子產品到原油,全得走這過一遍。
![]()
港口、物流、貿易這些直接靠中國吃飯的行業,硬生生養出17萬從業者,占了新加坡勞動人口的5%還多。
就連近幾年火起來的數字經濟,新加坡1281億新元規模里,不少也是幫中國企業做跨境結算、供應鏈優化賺的錢。
但新加坡怕“把雞蛋放一個籃子里”。它太清楚自己的命門在哪:馬六甲海峽一旦出事,經濟就得停擺。
![]()
而在它眼里,中國雖然是“金主”,卻沒法給它“安全保單”——畢竟中國的軍艦不會常年駐扎在新加坡門口。
反倒是美軍的存在,能給國際資本吃顆定心丸。那些把區域總部放新加坡的跨國公司,說白了就是看中這里有美軍罩著,就算南海有點風吹草動,生意也能照做。
這種“兩頭討巧”的算盤打得精:靠中國的貨物和市場賺足利潤,靠美國的軍事存在穩住資本信心。
就像樟宜基地,內港自己用,外港給美軍用,既賺了美軍的后勤補給錢,又借美軍的勢鞏固了自己的航運中心地位。
哪怕美國搞貿易保護主義,新加坡也敢頂著壓力留美軍——反正中國的生意照做,美軍的保護照拿,兩頭都不耽誤。
區域棋局的算計:在東盟里當“平衡支點”
新加坡在東盟里一直想當“話事人”,但自己體量太小,只能靠大國博弈找存在感。
![]()
這些年中國崛起,東盟國家里有人歡喜有人愁:越南、泰國想賺中國的錢,菲律賓、印尼又怕被中國“壓過一頭”。
新加坡正好抓住這個機會,把自己打造成“大國溝通的橋梁”——而美軍就是它握在手里的“籌碼”。
![]()
它嘴上喊著“東盟不選邊站”,實際卻把美軍請進來制衡中國。2013年李顯龍訪日時特意提醒中國,南海問題“硬取”會丟聲譽;平時還總在國際上放風,說“亞洲小國怕中國恢復帝國地位”。
這么做一來能討好美國,二來能迎合東盟里對中國有顧慮的國家,讓大家覺得“新加坡能鎮住場子”。
畢竟東盟和中國貿易額都快破萬億了,卻沒人敢公開站美國,新加坡跳出來唱“制衡戲”,反而能刷存在感。
![]()
更關鍵的是,新加坡算準了中美不會真撕破臉。它知道中國需要馬六甲海峽的航運安全,不會因為美軍駐扎就跟它翻臉;也清楚美國需要東南亞的落腳點,不會逼它跟中國斷交。
就像這次美國要東盟國家簽反華貿易協議,新加坡嘴上應著,實際卻沒真落實——畢竟17萬人的飯碗不能丟,美軍的保護也不能沒。這種在大國間走鋼絲的本事,成了它在東盟里的“獨家優勢”。
![]()
說到底,新加坡的選擇從來不是“忘恩負義”,而是小國的生存本能。靠中國賺錢是現實需要,養美軍防風險是安全剛需,在東盟里搞平衡是地位訴求。
只是這“三方討好”的戲碼能不能一直演下去,恐怕要看中美博弈的臉色。
畢竟一旦大國真刀真槍干起來,夾在中間的新加坡,說不定會最先被掀翻飯碗。
環球網——專家:新加坡成美威懾中國平臺 迫切需要美霸權
![]()
海外網——新加坡數字經濟規模顯著提升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