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5年,國家斥資百億元啟動“909工程”,舉國之力投入半導體產業建設,意圖實現技術自主,然而實際進展卻遠未達到最初設定的戰略目標。
2. 轉折點出現在一位海外科學家的歸來——他僅用三年時間,便推動中國大陸芯片制造水平實現了相當于三十年的技術躍遷。這位關鍵人物,正是張汝京。
![]()
3. 在業內,他被稱作“瘋老頭”,也有人私下嘲諷他是“技術狂人”甚至“行業攪局者”。
4. 這些稱號或許刺耳,但對于一個年逾六旬、曾被國際巨頭拒之門外,卻毅然在荒蕪之地親手搭建起世界級晶圓制造基地的人來說,這些標簽反而成了他倔強人生的注腳。
5. 回國建廠的執念
6. 張汝京,美籍華人,1948年生于南京,一歲隨家人遷居臺灣,在島內完成基礎教育。
7. 1970年,他從臺灣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隨后赴美深造,于紐約州立大學取得工程科學碩士學位,奠定了堅實的科研基礎。
8. 1977年,29歲的張汝京加入全球半導體領軍企業德州儀器,憑借出色的專業能力迅速成長為技術骨干,參與多個核心項目。
9. 1989年,德州儀器計劃在臺灣設廠,張汝京萌生引進大陸工程師的想法,以促進兩岸技術交流,但因當時政策封鎖嚴密,最終未能實現。
![]()
10. 1992年,他主導新加坡工廠籌建工作,巧妙安排約300名中國大陸技術人員進入項目團隊,為中國日后半導體發展儲備了寶貴人才資源。
11. 1998年,張汝京在德州儀器任職滿二十年之際,父親辭世,這一變故促使他重新審視人生方向,決心回國貢獻所學。
12. 受限于當時敏感的技術轉移規定,他選擇先加入臺灣世大半導體擔任總經理,靜待回歸大陸的契機。
![]()
13. 當臺積電宣布收購世大時,曾口頭承諾支持他在大陸建廠。然而并購完成后,對方徹底回避該議題,令張汝京陷入精神煎熬。
14. 他提出辭職,臺積電以取消全部股權激勵相威脅,試圖挽留或施壓。
15. 面對誘惑與脅迫,張汝京只平靜回應四個字:那不要了。
![]()
16. 2000年,他實地考察多地后選定上海作為起點,創辦中芯國際(SMIC),寓意“中國芯技領先第一”。
17. 為突破人才瓶頸,他親自聯絡并吸引了超過三百位來自臺灣的資深工程師,以及百余位歐美背景的技術專家加盟。
![]()
18. 此舉引發臺灣當局高度警惕,以其投資未經核準為由連續開出罰單,累計罰款達1500萬臺幣。
19. 張汝京毫不退縮,主動放棄臺灣戶籍身份,并加速在北京、天津布局新生產基地,堅定推進國產化進程。
![]()
20. 從荒草地到中國芯
21. 帶著這支由三百多名忠誠技術骨干組成的團隊,張汝京在上海浦東一片雜草叢生的土地上,開啟了中芯國際的創業征程。
22. 缺乏資金購置先進設備?那就走一條別人不屑的道路——全球“淘舊貨”。他率領團隊奔赴世界各地,專程搜尋被國際大廠淘汰的二手生產設備。
![]()
23. 在他人眼中不過是廢棄機器的殘骸,在他看來卻是可再生的工業瑰寶。他們將這些設備逐一運回,拆解分析、反復調試、重新組裝,硬生生拼出一條具備生產能力的完整產線。
24. 聽起來近乎神話,但這正是張汝京獨創的“逆向集成策略”——在廢墟之上重建技術體系,用最低成本撬動最高產出。
25. 就靠著這批被視為“破銅爛鐵”的設備起步,中芯國際不僅成功存活下來,更令人震驚地突破了14納米制程工藝,并實現高達95%的芯片良品率。
![]()
26. 這項成就猶如一聲驚雷,徹底擊碎了外界長期宣稱“中國大陸無法掌握高端芯片制造”的偏見。
27. 它不僅為國產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等關鍵領域提供了穩定可靠的芯片支撐,更成為中國半導體產業逆襲之路的重要轉折點。
![]()
28. 老板?不,他是家長
29. 若認為張汝京的成功僅源于技術膽識,那就低估了他的格局。真正讓他凝聚人心的,是他超越傳統管理者的溫情與擔當。
30. 在中芯國際,他從來不是那種只盯著財報數字的冷面管理者,而更像是一個事必躬親的大家長。
![]()
31. 他做了一件讓資本市場難以理解的事:自掏腰包,在廠區周邊興建員工住宅小區和子女就讀學校。
32. 他關注的不僅是員工能否拿到薪水,更是他們的父母能否安享晚年、孩子能否接受良好教育、家庭能否扎根落戶。
33. 他希望每一個追隨他的人,都能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不再有漂泊之感。
![]()
34. 更令人動容的是,他還特別考慮到員工的精神歸屬,專門為信仰基督教的員工修建教堂,允許他們在工作之余進行宗教活動。
35. 他打造的不是一個冰冷的流水線車間,而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彼此信任的生活共同體。
36. 正因如此,每當公司遭遇危機時刻,員工們總是自發團結一致,誓與企業共進退。
![]()
37. 不追風口,只補命門
38. 中芯國際取得輝煌成績之后,外界普遍預期他會繼續沖刺更先進的制程節點,爭奪全球技術高地。
39. 然而在經歷那段備受屈辱的三年“禁足期”后,張汝京再次做出驚人決定:他沒有選擇功成身退,而是轉身投入另一場無人關注卻至關重要的戰役。
40. 這一次,他不再追逐光環,而是回頭填補最基礎、最關鍵的產業短板。
![]()
41. 他的首個目標是創立新昇半導體,集中攻克300毫米大尺寸硅片的國產化難題。
42. 這類硅片被稱為芯片制造的“主糧”,此前國內完全依賴進口,成為制約全產業鏈安全的最大隱患。
43. 經過整整三年攻堅,他帶領團隊終于實現量產,產品通過主流客戶驗證,徹底終結國外廠商的壟斷局面。
![]()
44. 緊接著,他又馬不停蹄南下青島,創辦芯恩集成電路公司,聚焦提升8英寸芯片生產線的穩定性與良率。
45. 盡管這類芯片不屬于“尖端科技”的熱門賽道,卻是智能家電、工業控制、汽車電子等領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
46. 他率隊將生產良率穩定維持在90%以上,默默夯實整個國民經濟運轉的技術底座。
![]()
47. 結語
48. 回顧張汝京的人生軌跡,會發現他的每一步都精準踩在中國半導體產業最薄弱、最疼痛的環節上。
49. 當眾人熱衷追逐風口之時,他始終專注于修補根基、打通堵點。他留給這個時代的,不只是一個強大的中芯國際,更是一種在封鎖中突圍、在逆境中重生的方法論。
50. 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當全世界都說你無路可走時,恰恰可能是你開辟全新路徑的最佳時機。
![]()
51. 信源:
52. 1. 科技逆行者
53. 2. 天下網商
![]()
54.
![]()
5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