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渴了才喝水”——這句常聽到的健康建議確有科學道理。當我們明顯感到口渴時,身體其實已經處于輕度缺水的狀態。
1、口渴是身體的“延遲警報”
![]()
人體擁有精密的水平衡調節系統。當身體水分流失達到體重的1%-2%時,血液滲透壓會升高,這會刺激大腦下丘腦的渴覺中樞,使我們產生口渴感。
![]()
這個調節過程存在一定的“延遲”。就像土壤已經變干,植物才開始萎蔫一樣,從身體開始缺水到觸發口渴感,有一個時間差。因此,口渴更像是一個“缺水預警”,而非身體缺水的起始信號。
2、輕度缺水的影響
在感到口渴時,身體機能可能已經受到輕微影響:
![]()
▲ 血液循環: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重心臟負擔。
▲ 認知功能: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疲勞感。
▲ 生理功能:對體溫調節能力下降。
北京勁松中西醫結合醫院評價好健康科普提醒大家科學補水:
▲ 定時定量:養成主動、少量、多次飲水的習慣,而不是一次性猛灌。
▲ 觀察尿液:保持尿液呈清澈或淡黃色,是水分充足的良好指標。
▲ 特殊情況提前補:在運動前、高溫環境或乘坐飛機時,應提前補充水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