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該項目遭受從地方到聯邦反對阻撓,甚至引發當地鎮政府“政變”。中國企業試圖通過本地化運營、透明治理與就業承諾以融入美國市場,依然難以消除制度性的不信任。
國軒高科(002074.SZ)曾在密歇根點燃的“美國夢”星火,悄然湮滅。
![]()
10月23日,美國密歇根州經濟發展局(MEDC)向中國電池巨頭國軒高科旗下的美國國軒(Gotion Inc.)正式發出通知,認定其在梅科斯塔縣綠鎮(Green Charter Township)投資24億美元的電動車電池工廠項目違約。
州方表示,美國國軒未能在約定期限內完成投資與建設里程碑,將追討此前向其撥付的2360萬美元土地收購等費用,并取消1.75億美元的稅收激勵和補助金。
這場歷時三年、備受中美新能源產業界高度關注的電池廠項目,至此宣告失敗。
國軒綠鎮項目于2022年宣布啟動,原計劃建設一座磷酸鐵鋰(LFP)電池組件工廠,可創造2350個就業崗位,并于2026年投產,當時是密歇根州最大的EV電池相關投資之一。
對于密歇根這個因汽車工業輝煌、卻因制造業外遷而衰落的州,它也被寄予“經濟救贖”的厚望。密歇根州州長格雷琴·惠特默(Gretchen Whitmer)在2022年10月的聲明中稱:“我們將共同繼續贏得該領域的投資,并成為電動汽車和移動公司的卓越目的地。”
![]()
圖源:MEDC官網
在原計劃中,MEDC承諾通過1.75億美元激勵全力支持,聯邦《通脹削減法案》(IRA)的45X稅收抵免(每千瓦時電池組件最高45美元)也為項目提供了財務協助。國軒希望借此切入美國市場,與北美和全球客戶群建立合作。
然而,最初的熱烈歡迎,只持續了幾個月。
項目選址所在的綠鎮居民開始對工廠建設提出質疑。反對者從項目對濕地和農田的破壞等環境風險、稅收負擔談起,很快轉向更為尖銳的主題——國家安全。
反對派組織綠鎮居民聯合會(Green Charter Township Neighbors United)聲稱,該項目可能會帶來某些“中國影響”。雖然這種說法缺乏證據,但在地方輿論中迅速發酵。
2023年4月,綠鎮附近的大急流城擠滿了數百名抗議者,還有一些州代表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
圖源:9and10news視頻
同年9月甚至發生“政變”,支持美國國軒項目的綠鎮政府委員會被當地居民投票罷免。
投票數小時后,該鎮的新領導人立即更換了該鎮政府大樓的鎖。
綠鎮新上任的幾位官員明確反對項目,取消了此前批準的若干土地使用許可。國軒一度提出行政訴訟,要求恢復項目審批,但因地方政府拒絕配合,項目被迫停工。
代表密歇根州大片農村地區的共和黨美國眾議員約翰·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曾是該項目最響亮、最突出的批評者,“現在它與密歇根州和MEDC的合同即將終止,綠鎮人民終于可以擺脫國軒的謊言和違背承諾。”他提到。
![]()
圖源:John Moolenaar官網
穆勒納爾是美國國會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的主席,并提出了《NO GOTION法案》(No Official Giveaways Of Taxpayers’ Income to Oppressive Nations Act,H.R.524)阻止國軒等公司從IRA法案中獲得稅收抵免,并敦促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調查其與中國政府的關聯。
![]()
圖源:美國國會網站
國軒高科約25%的股權由第一大股東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美國國軒注冊于加州,管理層以美籍人士為主,也承諾從美國供應商那里采購大部分材料和設備,加強國內供應鏈并支持美國企業。
美國國軒北美制造副總裁查克·塞倫(Chuck Thelen)也表態稱:“我們是一家跨國公司,不采取政治姿態“。
在操作層面,國軒項目的停滯有其現實原因。選址地位于農業區,土地用途變更需要居民投票批準,而公司最初的社區溝通不足,導致當地民意逆轉。與此同時,美國環保組織要求對項目的化學處理流程進行更嚴格評估,延長了審批時間。
但從地方抗議到聯邦質詢,項目的節奏被徹底打亂。此后數月間,密歇根州經濟發展局仍試圖調解,甚至提出替代地點方案,但最終因地方阻力與聯邦安全審查并行,項目無法推進。
2023年9月,共和黨參議員、現任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穆勒納爾聯合其他前議員如邁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共同簽名致函前任財政部長耶倫,敦促CFIUS審查國軒項目與中國政府的關系。
邁克·加拉格爾是前任美國國會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著名對華鷹派人士,在任期間主導TikTok禁令等法案,后加入國防科技公司帕蘭泰爾( Palantir Technologies)。
2025年9月17日,MEDC因“項目現場連續120天無合格活動”發出違約通知,10月23日正式確認項目“死亡”。
在密歇根風波之后,國軒在伊利諾伊曼泰諾項目的推進也在彳亍前行。
國軒早在2021年就宣布計劃在當地投資20億美元建設一個年產10GWh的電池生產基地。相較之下,伊利諾伊州對外資的政治氛圍溫和,地方政府將其視為綠色就業的機會。
2025年1月,項目啟動了部分生產線,9月國軒還捐贈了一輛Rivian EV警車給曼泰諾警方。
![]()
圖源:showlocal
今年4月,在曼泰諾村選舉中,“反國軒陣營”(Manteno Freedom Party)贏得了部分競選,居民團體“曼泰諾關切公民” (Concerned Citizens of Manteno)獲法院批準起訴國軒和村政府,質疑透明度和環境影響。
該廠的首期投產時間原定為2024年底,如今預計到2026年正式開始。業內人士透露,雖然伊利諾伊方面未出現一邊倒地反對,但在融資、供應鏈認證和聯邦補貼申報等環節上,國軒團隊顯然遇到了更多技術性障礙。
這或許說明,在美國新能源產業逐步政治化的環境下,即便是州政府態度友好的地區,中資企業仍需面對政治和監管壁壘。
國軒事件的更深層含義,在于它折射出美國新能源投資邏輯的根本變化。
在產業層面,美國電動車市場增長開始放緩。多家車企縮減電池訂單,投資者對大規模制造項目的信心下降。
當地媒體援引數據顯示,密歇根過去兩年宣布的新能源制造項目中,約三分之一已延期或暫停。美國國軒項目的終止,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整個行業回調周期的縮影。
但美國國軒的特殊之處在于,它既遭遇市場冷卻,又有“身份困境”。
過去幾年,美國在IRA下大力吸引清潔能源制造投資。理論上,任何在美建廠、并符合原產地要求的企業,都可以獲得豐厚的稅收抵免。IRA通過45X抵免吸引電池制造,國軒的低成本LFP電池本是優勢。
然而,在實際執行層面,政治因素還是壓過了經濟性考量。
尤其自2023年后,美國財政部陸續出臺關于IRA的細則,要求電池生產環節中“受關注外國實體”(Foreign Entity of Concern即FEOC)政府不得直接或間接控制25%以上的實體,否則該實體將被排除在IRA補貼之外。
![]()
圖源:DOE Releases Final Interpretive Guidance on the Definition of Foreign Entity of Concern,美國能源部網站
在美國政界的語境中,中資企業在新能源供應鏈的存在常被稱作“漏洞”。無論是鋰電、逆變器還是光伏組件,一旦與中國背景相關,都會引發安全部門的警惕。
密歇根項目的失敗,并非孤例。此前寧德時代(300750.SZ)與福特在弗吉尼亞州合作的電池廠,也因政治阻力被迫調整。
對于密歇根而言,這個曾以底特律汽車業輝煌為榮的州,想要在新能源領域重新尋找定位,卻又被國家安全政治牽制。地方議員們一邊承認工廠能帶來就業,一邊擔心“外來技術”控制關鍵制造環節,尤其是被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的中國。
這種結構性的矛盾,使得任何帶有中國背景的投資都成為政治雷區。他們未必理解能源轉型的復雜邏輯,但非常明白“來自中國的工廠”足以在選舉中成為議題。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密歇根項目失敗,或許標志著中資企業在美建廠窗口正迅速關閉。
過去兩年,中國新能源企業普遍認為,在歐美市場通過建廠本地化,可以繞開貿易壁壘、獲得政策補貼。然而,隨著地緣政治升溫,這一策略變得越來越難以奏效。
來自中國的制造企業,即使試圖通過本地化運營、透明治理與就業承諾以融入美國市場,也難以消除制度性的不信任。
正如密歇根州州長前共和黨候選人、2024年總統競選候選人佩里·約翰遜(Perry Johnson)所言:“我們遇到的頭號問題是與中國有關,我們給了他們數十億美元來建造一座大工廠。但我們至少能與一家美國公司或至少一個我們的盟友合作嗎?”
從拜登到特朗普政府的產業戰略中,新能源制造被視為國家安全組成部分。財政部、能源部和商務部在審查補貼申請時,會聯合評估股權控制、供應來源與技術依賴。中國企業即便符合市場邏輯,也不一定能通過政治邏輯的門檻。
從 2024 年開始,包含來自中國控制實體的電池組件的車輛的電動汽車稅收抵免將被拒絕。到 2025 年,限制范圍將擴大到鋰和石墨等關鍵礦物。
![]()
對于美國汽車制造商來說,這意味著證明其供應鏈的任何部分都不受FEOC規則控制,才能申請稅收抵免并通過能源部和國稅局的審查。鑒于中國在中游加工領域的主導地位,哪怕對于美國合作方來說,這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中資企業美國夢的戰略路徑坍塌,迫使企業重新審視國際化路徑。從出口整機,到合資設廠,再到嘗試技術授權,中國新能源企業需要不斷試圖尋找新的進入方式。
其中,技術授權模式目前看來在技術上可行,但又必須受到嚴格的法律和運營分離的約束。這使得每個與中資相關的項目都成本高昂、復雜且具有政治敏感性。
但美國地方經濟需要就業,但政治敘事拒絕外來資本;企業渴望全球市場,但地緣邏輯設置了無形的邊界。
那個中資企業以技術與資本邏輯,在美國制造業中找到立足點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阿爾法工場Gree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