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22日,在保定市華融紙廠,參觀者體驗版畫制作。河北日報記者寇國瑩 攝
近日,位于保定市競秀區南章村的華融紙廠迎來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國際知名水彩畫大師阿爾瓦羅·卡斯塔涅。從機聲隆隆的造紙車間,到佳作云集的藝術展廳,阿爾瓦羅·卡斯塔涅的目光一次次被點亮。“不可思議!”他連聲贊嘆,“這里的專業程度,遠遠超出我的想象。”
興之所至,阿爾瓦羅·卡斯塔涅鋪開一張“寶虹”水彩紙,畫筆在紙面輕盈起舞,一幅色彩明快的水彩畫躍然紙上,現場響起一片掌聲。“紙張的顯色性非常出色,運筆流暢,吸水性恰到好處。”放下畫筆,他轉向紙廠總經理石立明,拋出那個縈繞心頭的問題,“為什么你們能造出不輸國際大品牌的水彩紙?”
石立明微微一笑。記憶的閘門緩緩打開,將他帶回到13年前企業轉型之初的那一刻。
2012年,保定市華融紙廠還是一家專業生產靜電版紙、工業過濾用紙、防偽紙等特種紙的“小而美”企業。年銷售額雖穩定在數百萬元,石立明心中卻始終有份隱憂:“特種紙產品更新換代快,沒有哪一款能永遠暢銷。”他回憶,“我們像不停旋轉的陀螺,研發出一款新品,轉眼又被市場淘汰。”
轉機,出現在一個秋日的午后。
一位中央美術學院的畫家朋友來訪,閑聊間問道:“老石,你們造紙經驗這么豐富,能不能試著生產水彩紙?現在國內用的高端水彩紙全靠進口,就缺咱中國自己的產品。”
一句話,點燃了石立明心中埋藏已久的火種。干了近30年造紙,從機械、材料到化工,他早已熟稔于心。“當時就想,造紙的底層邏輯是相通的,特種紙我們能做好,水彩紙應該也不難。”更讓他心動的,是藝術用紙背后那片廣闊而穩定的藍海市場。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有忠實消費群體”的產品。
說干就干。溫水浸泡觀察紙張穩定性,顯微鏡下分析纖維長度和分布,精確檢測棉漿含量……2012年11月底,石立明組建研發小組,買來市面上熱銷的高端進口水彩紙,將國際大品牌作為研發對標物。
初期,他們沿用特種紙的研發思路,聚焦于紙張的物理指標。“我們以為,只要伸縮率、濕拉力、撕裂度等11項主要指標達標,紙就不會差。”6個月后,實驗室的檢測結果令人振奮:樣品所有物理指標,均接近甚至超越了進口品牌。
2013年9月,石立明滿懷信心地投入20多萬元,啟動首次中試生產。2噸成品下線那天,他迫不及待地邀請畫家朋友前來“試紙”。沒想到,等來的不是贊譽,而是一盆盆冷水——“顏色發灰,不夠鮮亮”“紙面不耐摩擦,疊色時起毛”“留白液根本粘不住”……
一連串來自專業人士的批評,讓石立明措手不及。最終結論更是扎心:這批紙完全達不到使用要求,只能報廢處理。
“那是我造紙生涯中最受打擊的一次。”石立明說,那次嘗試,不僅投入的資金打了水漂,更讓他受挫的是,原本自信的研發思路被全盤否定。
痛定思痛,石立明重新審視這張看似簡單,卻暗藏玄機的水彩紙。它不僅是工業產品,更是藝術家的創作伴侶,必須從藝術家的使用體驗出發。
在畫家朋友的幫助下,石立明在“我愛水彩”論壇發帖,從東北林海到西南邊陲,從西部高原到東海之濱,招募了7位不同氣候區的畫家擔任“試紙官”。“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溫度、濕度差距懸殊,紙張必須經得起各種環境的考驗。”他說。
第二批、第三批……研發團隊根據畫家們從各地發回的使用報告,不斷調整打漿粗細、棉漿配比、助劑用量等工藝參數。“那時候是真拼,春節都沒休息,整個團隊泡在實驗室。”石立明回憶。
2014年3月底,第八批中試樣品終于贏得所有測評畫家的一致認可。“吸水性好、顯色飽滿、耐擦洗……”聽著這些評價,石立明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
新產品即將上市,首先得有個好名字。起名時,石立明頗費了一番心思。“寶虹”這個品牌,蘊含著他的美好愿景:“寶”既是保定“保”的諧音,也寓意珍貴;“虹”代表彩虹,既有七彩流光之美,也有聯接中外藝術橋梁之意。
然而,市場的風浪,比技術攻關更為洶涌。
2014年至2016年,“寶虹”水彩紙年銷售額始終在10萬元左右徘徊,最慘淡的一年僅有7萬多元。加上研發投入,石立明累計虧損已達230萬元。
“業內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一個產品若連續三年不盈利,就不能再砸錢。”2016年9月,心灰意冷的他決定停產清倉。那一年“雙11”,市面上的“寶虹”紙幾近斷貨。
令他動容的是,曾經參與測評的西安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等高校的畫家紛紛來電,鼓勵他“一定要挺住”。其實,石立明自己也不甘心。他決定,最后再試一次。
沒想到,他謹慎生產的這批價值10萬元的貨,在“雙12”期間銷售一空。石立明心中原本熄滅的火苗,“噌”地又重新燃起。
隨后,代理商主動登門。北京一家代理商專程驅車赴保定考察,臨走時,不僅簽下代理協議,還帶走3萬多元的貨,塞滿了后備箱和車后座。
從此,“寶虹”水彩紙的銷售漸有起色。2017年6月,石立明攜“寶虹”紙亮相上海文化用品展,“保定產”水彩紙一經登場,便引發行業關注。那次展會,他簽下十幾家代理商,那一年銷售額突破800萬元,終于扭虧為盈。
此后兩年,石立明驅車數十萬公里,北至佳木斯,南抵海口,東達上海,西到蘭州,跑遍大半個中國,參展交流,拓展市場。他們還與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共同起草新版水彩畫紙國家標準,取代老國標。到2022年,“寶虹”高端水彩紙年銷售額已突破1800萬元,國內市場占有率達60%。
國內市場的成功,讓石立明將目光投向更遠的舞臺——水彩畫的起源地歐洲。
2018年1月,他以普通游客身份參加德國法蘭克福文具展,走訪意大利、法國等地的畫材商與藝術家,捕捉市場脈搏,探尋技術前沿。
“那次考察,讓我更加堅定做好藝術用紙的初心。”石立明說,回國后,他拓展藝術用紙的產品線,從水彩紙延伸到素描紙、速寫紙、版畫紙等十多個品類。
2019年,一位澳大利亞代理商受知名水彩畫家羅斯·帕特森委托,專程來中國尋找“寶虹”水彩紙。原來,羅斯·帕特森在中國示范教學時用過“寶虹”,效果出眾,特意委托代理商務必把“中國紙”帶回澳大利亞。這筆價值2萬多美元的首個出口訂單,為石立明開拓國際市場注入了信心。
2023年1月,石立明再赴法蘭克福文具展,身份已變為參展商。他也是那屆展會上唯一參展的中國藝術紙生產商。“如今,我們的產品已覆蓋整個歐洲,就連冰島都有我們的代理商。”他自豪地說,目前“寶虹”紙海外年銷售額穩定在600萬元以上。
更令人欣喜的是,“寶虹”已在英國皇家水彩畫協會、美國水彩畫協會等7個海外機構設立以“寶虹”命名的獎項。世界水彩畫藝術的創作,與“中國紙”的聯系日益緊密。
今年8月3日,來自美國、日本、俄羅斯等10個國家的15位外籍畫家齊聚華融紙廠,參加第二屆寶虹國際水彩畫展。一位玻利維亞的青年畫家將現場視頻上傳至海外網絡平臺,一夜之間點擊量突破7萬。中國產的水彩紙,正吸引世界越來越多的目光。
“藝術無國界,但紙張有故鄉。”石立明說,他要讓世界看見,最好的水彩紙,可以來自中國。
黃驊融媒
來源:河北日報客戶端
![]()
![]()
編 輯:劉馨懌 實習 編輯:劉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