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軍的編制歷史當中,有一個重要的兵種部隊叫作“基建工程兵”(全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解放軍基建工程兵是為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需要而專門組建的一支“勞武結合、能工能戰、以工為主”的特殊兵種部隊,主要擔負國家基本建設重點工程和國防工程施工等任務。從這里也可以看出,解放軍基建工程兵其實和軍事作戰并無直接的關系。此外,解放軍基建工程兵組建后,受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雙重領導,所屬部隊不使用國防經費,而是實行獨立經濟核算、自負盈虧的運行模式。接下來,小圣就為大家展開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
根據史料記載,為了補充力量進一步加強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同時有效解決地方施工隊伍拖家帶口負擔重、跨地區調動部署積極性不高以及難以勝任艱苦偏遠地區施工任務等一系列困難矛盾,中央在1966年8月正式決定將中央直屬的部分施工隊伍整編為基本建設工程兵,使其成為一個職業化、軍事化的高效率施工隊伍。同年,根據中央統一部署和命令,當時的冶金部、煤炭部、水電部、化工部、建工部、交通部等中央各部所直屬的施工隊伍就及時抽調有關人員組建了第一批基建工程兵部隊,從此解放軍的序列中又多了一個兵種。
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批基建工程兵部隊組建運行后,就已經明確接受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雙重領導,而且雖然是列入解放軍的編制序列,但由于其任務使命的特殊性,所以不使用國防經費,而是實行經濟核算、自負盈虧。
![]()
步入上世紀70年代后,解放軍基建工程兵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先是從1971年開始至1979年,中央又先后組建了鈾礦地質和礦山、水文地質普查、北京地鐵和市政建設、戰備通信、黃金地質等基建工程部隊。在1978年1月,中共中央又批準設立了基建工程兵領導機構(軍政主官稱為主任、政委),負責統一領導指揮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部隊,并同國家相關部委積極對接協作。
到1979年底,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50萬人的體量,共轄有10個軍級(或相當于軍級建制)指揮部、32個師級(或相當于師級建制)支隊、5所技術學校和150多個大隊/團,毫無疑問的是我國實施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主力軍、沖鋒隊。
![]()
當然了,由于基建工程兵畢竟是解放軍的組成部分、且實行軍事化管理和部隊體制,所以解放軍基建工程兵的建設方針是“勞武結合、能工能戰、以工為主”,同時認真貫徹執行解放軍的建軍原則,聽黨指揮、堅決服從、作風優良、能力過硬。
自解放軍基建工程兵成立以來,始終不忘發揚艱苦創業精神以及“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的頑強拼搏精神,奮斗的足跡幾乎踏遍了全國近30個省、市、自治區,施工建設領域也幾乎遍布各行各業,比如石油化工領域、煤礦領域、金屬勘探開采領域、住宅建設、公路建設、水文地質、地鐵建設、航空航天和兵器工業基建工程、水利建設、鋼鐵企業基本建設以及抗震救災、搶險救援等等方面,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基礎資料、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源、完善了相應的基礎設施保障,進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
不過,在1982年8月,為適應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和軍隊精簡整編的需要,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關于撤銷基建工程兵的決定》。根據《決定》部署,解放軍基建工程兵大部按系統對口集體轉業到國務院各有關部、北京市和其他省、市、自治區;水文地質部隊轉隸有關軍區;戰備通信部隊移交總參謀部通信部;水電、交通、黃金地質部隊則是統一劃歸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改編為相應的武警警種部隊。1983年11月,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領導機構也被正式撤銷,至1984年基建工程兵撤銷轉隸完畢,完成了其自身的歷史使命。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