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2
八比一的兵力懸殊,十七萬俄軍壓向邊境,烏克蘭守軍卻僅有兩萬。
3
根據海外媒體發布的戰況圖示,俄軍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的雙翼包抄已完成逾七成,僅余一條脆弱的生命通道尚存。
4
![]()
5
大名鼎鼎的紅軍城
6
這場戰役的核心地帶是波克羅夫斯克,其舊稱“紅軍城”,曾是蘇聯時期重要的軍事據點。
7
這座城市地處要沖,是連接烏東前線與國家腹地的關鍵樞紐。
8
烏克蘭輿論將其稱為“頓巴斯的命門”,一旦失守,后方補給體系將遭受致命打擊;而俄方則多次公開強調此地為“戰略核心”,誓言實現全面控制。
9
![]()
10
11
連接波克羅夫斯克與后方區域的通路,如今被前線士兵悲涼地喚作“死亡走廊”。
12
這條維系生存的通道最窄處已被壓縮至十五公里以內,宛如一根瀕臨斷裂的細線。自10月初起,沿途橋梁盡數被炸毀,重型運輸設備無法通行,后勤命脈幾近癱瘓。
13
![]()
14
補給線成了絞肉機
15
真正的恐懼來自空中——俄軍部署的“柳葉刀”巡飛彈如同獵食的猛禽,在高空盤旋搜尋目標,能自主鎖定并精準摧毀任何移動車輛,無論軍用卡車還是民用皮卡。
16
偵察無人機則如無形之眼,持續追蹤地面動態,并將坐標實時回傳,引導后方炮兵實施覆蓋式打擊。白晝時分,火箭炮對暴露路段展開地毯轟炸。
17
入夜之后,迫擊炮火與自殺式無人機交替登場,實施不間斷的心理壓迫和戰術騷擾。
18
![]()
19
20
俄軍還擅長心理博弈,時常在火力封鎖網中故意留出看似可通行的“安全缺口”。每當運輸車隊冒險駛入,便會立即陷入三面夾擊的死亡陷阱,遭遇毀滅性打擊。
21
在這種立體絞殺下,烏軍的后勤體系退化到近乎原始狀態,食物與藥品極度匱乏,每一次物資輸送都等同于賭上性命。
22
![]()
23
24
最初尚可用摩托車或輕型車輛夜間穿插運送物資,但隨著損失不斷攀升,最終只能回歸最原始的方式——人力背負。
25
士兵們化身活體運輸工具,肩扛重達三十公斤的彈藥箱與醫療包,在泥濘彈坑間來回跋涉。
26
一位幸存者回憶道:那條路根本不是通道,而是“埋人坑”,進去之后能否活著回來,全靠命運垂憐。
27
![]()
28
打法變了,你得跟上
29
圍繞波克羅夫斯克的持久拉鋸,已成為現代戰爭戰術演進的真實試驗場。
30
俄軍摒棄了春季階段的大規模正面強攻模式,轉而采用更精密也更冷酷的新策略。
31
主力部隊采取“圍困為主、進攻為輔”的方針,重點在于切斷補給、削弱守軍意志,這種作戰方式被其內部定義為“戰術性合圍”。
32
社交媒體流傳的畫面顯示,俄軍坦克已從容穿越鐵路線,仿佛在宣告包圍圈正穩步閉合。
33
![]()
34
35
面對接近八倍的兵力差距,烏克蘭顯然無力進行正面抗衡。依據第七軍團披露的情報,俄軍為此役集結了海量裝甲力量與遠程火力系統。
36
截至今年十月,該戰區俄軍總兵力預計達到十七萬人,其中包括從監獄招募的懲戒部隊以及所謂的“志愿編隊”,而烏方在此區域可調動的兵力不過兩萬余人。
37
![]()
38
39
烏軍只能選擇非對稱作戰路徑,利用夜間頻繁派出偵察無人機,襲擊俄軍后方運輸節點,以彼之道反制其身。
40
11月初,烏克蘭情報部門下屬特種小組曾發起一次高風險突襲行動,試圖為被困守軍打通臨時補給線路。
41
![]()
42
43
在更大范圍的戰場上,烏軍也在積極尋找突破口。空軍突擊單位曾在城市側翼的多布羅皮利亞突出部發動反擊,一度奪回諾韋沙霍韋等數個村莊,旨在打亂俄軍推進節奏。
44
在敵后縱深,烏軍實施遠程精確打擊,成功摧毀俄羅斯境內多個能源基礎設施,造成其石油供應鏈出現明顯下滑。
45
他們還宣稱擊毀近半數部署前線的俄軍“鎧甲”防空系統,并在卡普斯京亞爾試驗基地摧毀一枚待發射的高超音速導彈。
46
![]()
47
48
這些戰略層面的成果雖令人振奮,卻如同遠方雷鳴,難以撲滅前線熊熊燃燒的戰火。
49
對于身處波克羅夫斯克戰壕中的士兵而言,最直接的感受是彈藥配給持續縮減,以及身邊戰友一個接一個倒下。
50
![]()
51
誰在說真話
52
在這片被謊言與宣傳籠罩的戰場之上,真實變得彌足珍貴。
53
各方都在講述有利于己方的敘事版本。俄國防部發言人聲稱俄軍已牢牢掌握戰場主動權,所有軍事行動均“按既定計劃順利推進”,直至達成全部目標為止。
54
俄方媒體更是高調宣布,部隊已進入波克羅夫斯克市郊,并完成對機動車管理機構所在區域的戰術合圍。
55
![]()
56
57
而在基輔方面,官方說法截然不同。烏克蘭總參謀部承認東部戰線壓力巨大,但軍方代表在11月3日仍堅持表示,該城市仍處于烏軍穩固掌控之中。
58
兩種對立聲明交織在一起,令外界對實際戰局愈發難以判斷。
59
![]()
60
61
相較之下,國際觀察機構的態度更為審慎客觀。英國國防部發布的情報評估指出,若俄軍完全占領此地,將嚴重危及克拉馬托爾斯克等后方戰略城市的物資供應線。
62
美國戰爭研究所分析認為,俄軍在東線的持續推進,反映出當前戰場“攻防態勢正逐步趨于新的平衡”。
63
![]()
64
65
不論外界如何解讀,城內的現實卻是清晰且殘酷的。
66
這座戰前擁有約六萬名居民的工業重鎮,如今僅剩一千多名平民堅守。
67
衛星影像證實,城內約七成住宅建筑已被徹底摧毀,電力供應相比戰前下降四成,平民傷亡人數較去年上升三成。
68
![]()
69
70
在幽暗的地下掩體內,志愿者正分發所剩無幾的食物儲備。
71
有不愿撤離的市民,在倒塌墻體上用粉筆寫下“我們還在”四個字,既是自我激勵,也是向世界傳遞一種沉默而堅韌的抵抗信號。
72
國際紅十字會緊急呼吁設立人道主義安全走廊,聯合國報告亦顯示,頓涅茨克州西部地區兩周內疏散民眾數量激增三成。
73
![]()
74
結語
75
波克羅夫斯克的命運將走向何方?我們不僅要關注俄軍是否會從遠東調遣增援兵力,更要緊盯歐盟制裁后俄羅斯外匯儲備的實際縮水程度,以及主要大國是否會在元旦之后介入調停。
76
戰爭真正的余波,或許就隱藏在你我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每一張悄然變動的商品價格標簽背后,都是全球格局震蕩的微小注腳。
77
信源:
78
1.金融時報
79
2.極目新聞
80
![]()
81
![]()
8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