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家德比的硝煙尚未散盡,18歲的巴薩新星拉明·亞馬爾卻已深陷輿論風暴。起因只是賽前一場直播中的幾句玩笑話,但短短48小時內,他從萬眾期待的天才少年,變成了“狂妄挑釁”的眾矢之的。真正值得深思的,或許不是一個18歲少年的口無遮攔,而是那些本應保護他的“成年人”——他們集體失職,甚至親手將他推向了風口浪尖。
一句無心之言,如何掀起滔天巨浪?
德比戰前兩天,亞馬爾受邀參加前巴薩球星皮克創辦的“國王聯賽”(Kings League)直播活動。這本是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網絡賽事,參與者多為主播和業余球員。但作為巴薩當下最受矚目的新星,亞馬爾在國家德比前夕公開亮相,本身就已充滿風險。
直播中,當被問及主播Ibai的球隊“Porcinos”是否像皇馬時,亞馬爾半開玩笑地說:“你是說他們愛偷東西還愛抱怨嗎?” 當對方追問“你是在說皇馬嗎?”,他立刻擺手澄清:“等等,我沒這么說啊……”——這分明是一個少年意識到失言后的本能反應。
直播無法撤回。短短幾小時內,親皇馬的媒體迅速將這句話包裝成“亞馬爾公開羞辱皇馬”,并大肆炒作。一句無傷大雅的玩笑,被無限放大為“挑釁”和“傲慢”,瞬間點燃了賽前的火藥桶。
球場上的“報復”:成年人對少年的圍剿
10月26日,伯納烏之戰打響。亞馬爾帶傷出戰,表現積極,還為孔德送出一次絕佳機會,可惜后者未能把握。最終皇馬2-1取勝,但比賽的余波才剛剛開始。
賽后,皇馬隊長丹尼·卡瓦哈爾——這位在西班牙國家隊本應是亞馬爾“大哥”的球員——走到他面前,用手指著嘴,冷笑著說:“你之前不是挺能說的嗎?” 這一舉動瞬間激化矛盾,引發雙方球員大規模沖突,場面一度失控,甚至需要警察介入。
一個18歲的少年,在賽場上拼盡全力,卻在賽后因一句玩笑遭到“圍攻”。而帶頭出手的,正是那個本該以身作則的“成年人”。
![]()
誰該為這場風暴負責?
1. 皮克:從“傳奇”到“推手”
作為“國王聯賽”的創辦者,皮克親自邀請亞馬爾參加。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國家德比前的每一句話都可能被曲解。但他仍選擇將這位年輕隊友推向聚光燈下,只為給自己的娛樂節目引流。
風暴爆發后,主播Ibai Llanos主動道歉:“我也有責任。” 而皮克卻保持沉默,甚至辯稱“亞馬爾沒說錯”。一個曾宣稱要競選巴薩主席的人,卻為了推廣自己的商業項目,不惜犧牲俱樂部的未來之星。這不僅是失職,更是一種赤裸裸的利用。
2. 門德斯:沉默的“超級經紀人”
豪爾赫·門德斯,足壇最著名的經紀人之一,曾代理C羅、穆里尼奧等頂級巨星。他本應是亞馬爾的“保護傘”,避免年輕球員卷入敏感事件。
但在亞馬爾被推上直播舞臺時,門德斯在哪里?他的沉默,暴露了一個殘酷現實:在商業利益面前,年輕球員的成長與安全,往往被置于次要位置。
3. 弗里克:冷漠的“局外人”
當被問及亞馬爾的場外活動時,巴薩主帥弗里克輕描淡寫地回應:“這不是我的事。” 對于一名普通球員,或許可以這么說。但亞馬爾是18歲的天才,是巴薩的門面,也是西班牙足球的未來。
弗里克曾在拜仁以治軍嚴格著稱,但在巴薩,他卻對年輕球員的言行放任自流。作為教練,他本應提醒球員注意場合,而不是在事后置身事外。
![]()
4. 卡瓦哈爾:最不該出手的“領袖”
作為皇馬隊長和西班牙國腳,卡瓦哈爾本應是榜樣。他曾公開表示:“亞馬爾需要被保護,頂級足球的壓力可能壓垮他。” 在伯納烏,正是他帶頭嘲諷、挑釁這位少年。
這種行為不僅狹隘,更違背了他作為球隊領袖和國家隊核心的身份。在西班牙國家隊高歌猛進的背景下,他本應彌合馬德里與巴塞羅那的裂痕,而不是親手撕裂它。
亞馬爾確實說錯了話,但18歲的錯誤,本應是成長的學費,而不是被無限放大、口誅筆伐的“罪狀”。他需要的是引導、教育和保護,而不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圍剿。
真正令人痛心的,不是一句玩笑,而是當風暴來臨時,所有本應保護他的“成年人”——皮克、門德斯、弗里克、卡瓦哈爾——卻選擇了沉默、利用,甚至落井下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