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關注我們
華為Mate80“祖傳設計”要變天?今天這瓜有點大!
最近機圈可是暗流涌動,特別是關于華為Mate80的消息,那真是像星星之火,撩撥著咱們這些吃瓜群眾的心。
![]()
目前,主流國產手機廠商 2025 年的 “年度旗艦” 基本都已發布,而華為 Mate 80 系列預計在 11 月正式登場。
在蘋果 iPhone 17 系列來勢洶洶,小米、榮耀、OPPO、vivo等國產旗艦也各有千秋的情況下,Mate 80 系列憑借這些曝光的配置,無疑有實力在高端手機市場站穩。
![]()
近期,關于華為 Mate 80 最勁爆的消息,莫過于其有望全系支持 3D 人臉識別,以前,華為和榮耀都是挺“傲嬌”的,這3D人臉識別技術只給Pro及以上的機型用。
但今年,Mate80標準版似乎要“叛逆”一把,微博有博主爆料,說某年度旗艦的3D人臉是新一代國產方案,接收器、發射器、元件模組等都來自國內頂級大廠,采購量還特別大。
![]()
要是真實現了,那可就是Mate史上第一次把這技術下放,真的有點不得了,從Mate20系列引入3D人臉后,一直都是Pro及以上版本才有,要是Mate80標準版也有了,競爭力那不得飆升。
作為高配版本,配置自然更牛,不僅確認采用3D人臉,有線充電還提升到了100W,而且還提供素皮保護殼和磁吸支架保護殼,支持磁吸生態,這可太香了。
咱深入探討探討這3D人臉技術 ,博主爆料說Mate80的3D人臉是新一代國產方案,那識別和解鎖體驗肯定會比以前更好。
![]()
其實3D人臉在機圈一直都是個話題性配置,有人愛它,覺得又便捷又安全;但也有人反感,為啥呢?就因為那大挖孔,太影響屏幕的完整性了。
要是這3D人臉能夠達成屏下化,將占面積的問題予以解決,或許大眾接受度便會提高。實際上,早前就存在消息表明廠商們在推進屏下3D人臉技術。
去年5月,爆料源宣稱,3D人臉識別方案的最終目標是屏下處理,今年,有關“屏下3D人臉”的消息更是相當密集,7月的時候,國產技術傳來好消息,先是國產屏下3D人臉識別實驗室進入版本測試,緊接著,8月里,國產的屏下前攝機型進入版本實驗室。
![]()
據說這項目正在預研中,要是測試順利,“大概率”會落在旗艦機的量產線上。
3D人臉技術的新方向也為未來手機發展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圖,隨著11月發布日期的臨近,相信Mate80身上的神秘面紗會慢慢揭開,另外,新麒麟芯片應當有驚喜。
價格方面雖然還沒有確切消息,但咱們可以來分析分析。
標準版因為配置相對低一些,按照華為以往的定價策略,價格可能會比較親民,預計起步價在5000元左右,畢竟要照顧到更多消費者的錢包。
![]()
而高配版,像Pro+和RS非凡大師,配置拉滿,又是3D人臉,又是100W快充,還有各種高級配置,價格肯定會往上走,預計起步價可能在7000元以上,具體價格還得等官方發布。
再來說說Mate80系列的配置,Mate80標準版代號“Voyager”,配色有白、黑、青綠三種,除了可能有的3D人臉,充電功率為66W,這些信息也算是提前給大家解解饞。
而Pro/Pro+/RS非凡大師,代號為Sagittarius,Pro型號是“AL00”,Pro+/RS型號是“AL10”。
![]()
說到設計,就工程機的細節而言,Mate系列那具標志性的、位于居中位置的圓形后置鏡頭模組必然是會予以延續的,右上側以對稱的方式放置著條形傳感器,鏡頭的左上側是條形雙色溫閃光燈,中軸的下方另外還存有顆多光譜鏡頭。
影像方面,雖然Mate系列不像Pura那樣把影像吹上天,但規格也不弱,全系配備可變光圈和紅楓原色影像系統。
![]()
高配版本主攝搭載思特威590型號傳感器,分辨率50MP,尺寸1/1.28英寸,這拍照效果,想想就很哇塞。
時間上,不出意外的話,Mate80系列將于11月正式發布。
這發布時間一確定,感覺就像箭在弦上,大家都等著看Mate80的精彩表現呢。
各位讀者朋友們,你們對Mate80有什么期待呢?快來評論區留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