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穆迪(Moody’s)10月24日決定維持法國的“AA”級(具體為Aa3)債務信用等級,但將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此前,另外兩大評級機構惠譽(Fitch)和標普(S&P)已將法國評級降至“A+”,與葡萄牙和西班牙處于同一水平。這一事態顯示,國際頂級評級機構對于法國政經前景的看法存有分歧。
01 穆迪:“結構性改革遭遇部分倒退”
穆迪在評級說明中提到“法國的體制和治理遭受削弱的風險在上升,以及結構性改革遭遇部分倒退”。它還強調了“該國政治生態的持續碎片化”,這會“損害制度的運作”,而歷屆政府都在“持續為獲得議會多數而掙扎”。
法國早在2010年代便陸續遭遇評級下調,2012年1月第一次失去了“AAA”最高評級。2013年7月,惠譽撤回了對法國的最高評級,理由是在歐元區債務危機的背景下,法國的生產率、失業率和公共債務前景成疑。
但自2023年以來,法國再度連續遭遇國際評級機構的下調。三大評級機構認為,法國政局不穩和預算前景不確定,削弱了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此外,評級機構還批評法國的債務過高:標普的最新預測稱,法國債務占GDP比重將在2028年升至121%,較2024年底的112%明顯惡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發布的報告也預警稱:若政策不作調整,受公共債務利息支出顯著上升影響,法國財政赤字率預計2026年擴大至5.8%,2027年和2028年進一步升至6.2%,2029年和2030年維持在約6.3%的水平,持續遠超歐元區3%的紅線。
從債務規模來看,法國2024年財政赤字率已達5.8%,預計2025年底公共債務與GDP之比將達116%,遠高于歐元區60%的標準。
02 法國經濟部長:確保年底前通過預算案
面對評級調整與財政壓力,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萊斯屈爾(Roland Lescure)回應稱,政府與議會肩負共同責任,必須確保年底前通過預算草案,堅持實現2025年財政赤字對GDP占比5.4%的目標,力爭2029年將該比例降至歐元區要求的3%以內。
標普曾表示,若法國能在年底前通過預算,將有助于提升外界對其債務管理路徑的信心,但同時強調,2027年總統大選前,法國公共財政的不確定性仍將居高不下。
03 法國央行行長:法國面臨“逐步窒息”風險
在穆迪決定維持法國信用評級的次日,法國央行行長維勒魯瓦·德加洛(Fran?ois Villeroy de Galhau)在《十字架報》接受采訪時警告,由于預算危機和政局不穩,法國正面臨“逐步窒息”的風險,不過他暫時排除了國家會陷入破產境地的風險。
據德加洛稱,“所有的評級機構都對我們的政治不確定性與嚴重的預算問題發出警告”,他認為,法國眼下面臨的威脅“不是破產,而是逐步窒息”,主要原因是因債務利息負擔加重、借貸成本上升。
德加洛還警告,危機有“蔓延”風險,推高企業與家庭貸款利率,包括房地產信貸。
盡管如此,德加洛認為穆迪維持法國的“Aa3”評級,仍顯示出國家“保有優勢”,央行預計法國經濟2025年的增長率仍能保持約0.7%。
當被問及法國國民議會審議2026年預算期間的焦點問題之一“祖克曼稅”(taxe Zucman)時,德加洛表示同意讓“最有錢的人”繳納“他們應繳的那部分稅收”,“如今,最富有的人通過家族信托等機制、或者各種稅務優惠措施來避稅,這是不正當的。這一點應該改變。”
不過,德加洛也警告不要將“魔法稅收”加諸于企業主階層,以免打擊創新與就業。
今年9月,德加洛曾表示贊同“對高收入群體采取反‘稅務優化’(即避稅)措施”,以便讓民眾感覺財政撙節舉措是“正當”的。此前不久,他還呼吁各黨派作出妥協,并稱目前局勢已經導致了太多的“政治浪費”。
(歐洲時報/凱文 編譯報道)
編輯:晴
點在看分享好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