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把最后一筆房貸打過去后,對著銀行APP截圖,默默地笑了。
那笑,不是開心,反而有點苦。
他在評論區寫了一句:“還完了,可我也老了。”
這句話下面,點贊的人幾萬。
有人說:“我還要二十年,感覺希望渺茫。”
有人說:“我寧愿沒買過,至少還能喘口氣。”
也有人說:“還完那天,大概已經沒什么力氣去享受了。”
我看到那一刻,心里特別不是滋味。
我們這代人啊,幾乎都在為房子活。
我前段時間和一個老同事聊天,她說他們家還有8年房貸。
她老公前兩個月被裁員,現在靠她一個人死撐。
她說那感覺就像是每天被人掐著脖子活,喘一口氣都要算著錢。
她嘆氣說:“你知道我現在最大的夢想是什么嗎?不是發財,是哪天能不用還貸款。”
我苦笑:“你這夢想,太現實了。”
她說:“是啊,我就想每天醒來不用第一件事看余額。”
其實現在身邊太多人都這樣。
朋友圈里不是有人換工作,就是在賣房。
前兩天一個朋友發了條動態:
“房價跌得像玩笑,當年拼命上車,現在反而被車壓著。”
他那套房2018年買的,總價350萬,現在中介告訴他只能賣到260。
每次看到這數字,他都說“心疼得想吐”。
更可笑的是,貸款還得照還,一個月1萬2。
他說自己像被綁在巨石上的螞蟻,拼命扛,扛不動又不敢放。
我問他:“你要是有機會重來,會再買房嗎?”
他想了想,搖頭:“我寧愿租房。至少不會每天被銀行催得心慌。”
其實現在的現實就是這樣:
以前的窮,是一無所有;
現在的窮,是背著幾十年的債,還得笑著過日子。
我在小紅書上刷到一個帖子,一個女孩寫:“我剛還完20年房貸,結果老公出軌,房子也賣不掉。還完那天,我坐在客廳里哭了一晚上。”
評論區一堆人安慰她,也有人說:“房子還完了,命也差不多熬沒了。”
有人說得特別扎心:
“房貸還完那天,大概是你年紀最大的那天,也是你對生活最麻木的那天。”
是啊,等你真正還清那套房子,你的青春、熱血、希望,早都磨光了。
房是有了,可你已經沒了力氣去享受。
有次我在地鐵上聽到兩個年輕人聊天。
一個問:“你打算買房嗎?”
另一個笑著說:“不打算了,看到那些被房子拖垮的人,我怕了。”
他又說:“現在的人都被‘有房才安全’洗腦了,可現實是——你有了房,反而更不安全。”
說真的,這幾年我越來越能理解這種話。
新聞里天天在說經濟不好、裁員、降薪。
以前大家是為了買房拼命加班,現在是為了不被斷供硬撐著活。
你打開社交平臺,隨便一刷,全是類似的故事:
有人因為斷供被起訴、有人貸款還不起離婚、有人房價跌了幾十萬整天失眠。
我一個親戚前陣子賣掉了他們那套房,虧了六十多萬。
我問她后悔嗎?
她說:“不后悔,至少我睡得著覺了。”
她現在租了個小兩居,每個月房租三千多,反而覺得輕松。
“我終于不用每月等銀行扣款時那種心慌的感覺了。”她笑著說。
我聽完這話,心里挺復雜的。
以前我們都被教導說——“有房才有家”、“房子是安全感”。
可現在這句話,好像越來越像個笑話。
房貸壓得人喘不過氣,生活被割裂成一張張賬單。
每個月工資一到賬,一半進銀行,一半進生活開銷,
等真正到自己手里的,可能只剩下一點零錢。
有人說:“等我還完房貸,就去環游世界。”
可等那天真的來了,你大概率已經沒了心氣。
你不會去旅行,你只會想多攢點養老錢。
所以啊,現在我看到別人問“房貸還完是什么感受”,
我都想說:那是一種“終于結束,但已經不再快樂”的感覺。
也許那時候,你不會激動、不會哭,只會長嘆一口氣。
就像有人形容的那樣:
“房貸還完那天,你不是自由了,而是徹底清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