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將啟動實施深化創業板改革,設置更加契合新興領域和未來產業創新創業企業特征的上市標準,為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企業提供更加精準、包容的金融服務。
首先這個改革早就提過要進行,其次資本市場的所有改革,核心目的都是改變流動性的結構,而結構變化決定了增量資金的來源,及使用的方向,所以通常而言,改革帶深化兩字,就是想改財富的分配的方式!
以本次為例,中國證監會啟動實施深化創業板改革,核心方向圍繞精準支持新興產業、提升市場包容性、強化投資者保護、優化市場生態展開!簡單而言:其中前兩句是關鍵,代表著在一級市場近年來長期投入的大量國有和風險投資基金們,將以更舒適的方式得以在二級市場實現更高效率的退出。同時,后兩句強化投資者保護、優化市場生態,如果能夠引入西方的集體追責、嚴打內幕和操縱市場的話,我認為確實會加強投資保護,而優化市場生態,其實就是各種類型的股票和市場供給機構、退市速度、資金類型的優化!
一言概之:趁著現在市場好,指數大漲,打通制度壁壘,抓緊時間增加市場供給,騰出市場空間,給實體經濟低成本輸血!
![]()
如果,深化來說的話,我認為有以下幾個重點:
一、聚焦新興領域與未來產業,重塑上市標準
創業板改革將設置更契合創新創業企業特征的上市標準,重點支持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企業。具體包括:
(1)放寬盈利要求,引入市值與營收組合指標:
2025 年 6 月已啟用第三套上市標準,允許未盈利企業以 “預計市值不低于 50 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收不低于 5 億元” 申請上市。例如,半導體企業大普微作為首家未盈利企業已獲受理,其核心技術覆蓋數據中心 SSD 全棧自研能力,客戶包括 Google、字節跳動等頭部企業。
(2)細化行業分類,明確支持方向
深交所已發布審核指南,將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三大領域細分為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光伏產業鏈等九個行業,強化對 “硬科技” 企業的精準支持。例如,生物醫藥企業需披露研發管線進展、集采影響等,集成電路企業需說明技術門檻及國產替代空間。
(3)包容特殊股權結構與紅籌架構
允許存在表決權差異安排(如 “同股不同權”)的企業上市,且未盈利企業股票將標注 “U” 標識,持續提示風險。紅籌企業,甚至可通過發行存托憑證(CDR)登陸創業板,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這點對標的就是美國納斯達克!
![]()
二、強化市場包容性,暢通企業全生命周期融資
(1)優化再融資機制,支持研發投入
針對 “輕資產、高研發投入” 企業,取消 30% 的補流比例限制,允許其靈活使用募集資金。例如,研發投入占比超 15% 或累計超 3 億元的科技企業可突破限制,重點投向核心技術攻關。
(2)試點儲架發行制度,提升融資效率
這個原本是科創板特有的,其主要是允許企業一次注冊、分次發行,減少審批環節耗時。這一機制將顯著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尤其利好需持續投入的科技型企業。
(3)推動并購重組市場化,促進產業整合
放寬重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技企業通過定向可轉債、現金等方式實施并購,加速產業鏈上下游整合。未來,創業板公司可通過 “小額快速”進行融資的審核機制,估計將更加簡化,交易流程更加透明,提升重組效率!
![]()
三、完善退市機制,凈化市場生態
(1)嚴格強制退市標準,出清劣質企業
由于2024 年修訂的退市規則已收緊財務類指標,將 “利潤總額” 納入虧損考量,并新增控股股東資金占用、內控失效等退市情形。例如,連續兩年內控非標或未披露內控審計報告將被實施 * ST,第三年仍未改善則退市。
(2)加大財務造假打擊力度
對財務造假實施分層追責:一年虛假記載金額超 2 億元且占比 30%、連續兩年超 3 億元且占比 20%,或連續三年造假即觸發退市。同時,未達退市標準的造假企業將被實施 ST,督促整改。
(3)優化退市流程,縮短退市周期
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符合退市條件的企業直接終止上市。例如,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報、凈資產為負等情形將啟動快速退市程序,大幅壓縮退市時間。
![]()
四、投資者保護和外資
本次修改,要求未盈利企業定期披露虧損原因、盈利預期及研發進展,并在公告顯著位置提示風險。例如,大普微需每季度披露客戶導入情況及扭虧為盈時間表!
同時,對具備分紅能力但連續三年分紅低于年均凈利潤 30% 的企業實施 ST,督促其合理回報股東。但研發投入占比超 15% 或累計超 3 億元的企業可豁免該限制,平衡創新與回報!(但我個人覺得如果能增加3年落后大盤漲幅等長期懈怠市值管理的警示就更好了,部分上市國企,常年落后于大盤漲幅)
此外,本次一共推出了 23 項投資者保護舉措,包括擴大特別代表人訴訟適用范圍、推進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等。例如,中小投資者,未來可通過相關維權小程序在線咨詢,獲取維權指導。
而關于外資方面,已經發布《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優化工作方案》,并簡化 QFII/RQFII 資格審批與開戶流程,允許配置型外資通過 “綠色通道” 快速入市,同時,擴大外資投資范圍至創業板全部股票及衍生品。
并且,優化滬深港通機制,將更多創業板股票納入標的,并探索 ETF 互通!其中,創業板新能源 ETF(159368)已成為外資配置新能源產業的重要工具,2025 年規模突破 10 億元。
![]()
不過,我國資本市場目前還是有些定位復雜,比如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在很多地方存在定位重合的問題,雖然官方解釋有所側重,但實際企業操作過程中,往往還是選擇誰容易去誰那里的策略,而且板塊高度重合,交易規則又有所差異!
但是,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市場必然將從 “利潤導向” 轉向 “成長性導向”!炒新、炒概念、炒預期的趨勢或會持續較長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