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號下午,臺灣省歌手鄭智化的一條微博把深圳機場推上了熱搜。這位唱著《水手》激勵過一代人的64歲歌手,罕見地在社交平臺動了怒。
![]()
說自己在深圳機場登機時,遭遇了堪稱 “沒人性” 的對待 —— 升降車和機艙門之間差了25公分,輪椅推不上去,腿也邁不過去,而操作升降車的司機居然冷眼旁觀,任由他 “連滾帶爬” 進飛機。
這話一出,網(wǎng)友們的怒火瞬間被點燃。畢竟在大家印象里,深圳機場作為一線城市的門戶,服務向來靠譜,更別提對行動不便的特殊旅客了。正當大家等著機場給個說法時,深圳機場的回應來得比“深圳速度” 還快。
![]()
當晚,機場就聯(lián)合航空公司發(fā)了通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捋了一遍:航班因為前序到達晚,近機位滿了才安排遠機位;
那25公分落差其實是20公分,而且是為了防止設備刮碰飛機的安全規(guī)范;最后鄭智化是在航司地服和機組人員的攙扶下安全登機的。
更實在的是,機場直接拿出了整改方案:以后輪椅旅客優(yōu)先安排廊橋,遠機位保障人員從1人增到2人,還試點用帶坡度的連接裝置解決高度差問題。
![]()
本以為這事會陷入“各說各話” 的僵局,沒想到26號凌晨鄭智化突然松了口。他在微博里說機場已經(jīng)道歉,自己不再追究,覺得就是司機個人的問題,跟整個機場沒關系,還特意夸了深圳這座城市,希望機場服務能跟上城市質量。
這波大氣的回應,按說該收獲一片點贊,可評論區(qū)的風向卻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
“哪里有連滾帶爬?監(jiān)控里工作人員一直圍著你轉!” 一條帶圖評論被頂?shù)搅饲芭拧?/p>
跟著湊熱鬧的網(wǎng)友越來越多,有人直接翻出監(jiān)控片段截圖:14點37分工作人員把升降車調好,38分推鄭智化到艙門,39分就攙扶著他用拐杖上了飛機,全程不過兩分鐘,壓根沒有 “沒人管” 的場景。
更扎心的評論直接點名“文字誤導”:“‘連滾帶爬’四個字一出來,我還以為工作人員是冷血動物,結果看視頻全是誤會”“公眾人物說話得負責任,就算過氣了也不能隨口說啊”。
![]()
甚至有網(wǎng)友翻出鄭智化之前批評臺灣亂象的言論,調侃道 “在內地待遇這么好,怎么還雞蛋里挑骨頭”。
不光普通網(wǎng)友不買賬,不少知名博主也下場發(fā)聲。
有人專門做了視頻對比,一邊放鄭智化的文字描述,一邊同步播放監(jiān)控畫面,吐槽“這夸張程度堪比電視劇”;
還有博主算了筆賬,機場連夜整改投入的設備成本,遠比 “一句誤會” 值錢,暗指鄭智化的表述給機場帶來了不必要的損失。
![]()
其實仔細琢磨這事挺有意思:鄭智化怒的是“冷眼旁觀” 的態(tài)度,機場解釋的是 “安全規(guī)范” 的無奈,網(wǎng)友較真的是 “文字與事實” 的偏差。
同為殘疾歌手的李琛說 “感同身受”,這話沒毛病 —— 殘障人士出行時,哪怕多一公分的阻礙,都可能造成極大困擾。但網(wǎng)友糾結的 “連滾帶爬” 也不是空穴來風,監(jiān)控里確實有工作人員全程協(xié)助,這也是事實。
![]()
如今深圳機場的整改措施已經(jīng)落地,帶坡度的連接裝置解決了實際問題,鄭智化也表示不再追究。
只是這場風波留下的討論還沒停:25公分的高度差好補,但 “表述夸張” 和 “服務溫度” 之間的落差,該怎么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