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主黨撐腰,紐約時報真是什么都敢報道!10月23日,一篇標題為《川普的超級大國自殺行為》報道了特朗普正在拆解二戰后的盟國盟友體系,同時與中國的貿易戰已經徹底、完全的暴露了美國的致命弱點,報道認為,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正在走向自殺!
![]()
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宮后中國不再以之前“委屈求全”的方式應對美國的貿易戰,而是在所有美國制裁的方面都針鋒相對,看上去中國似乎已經完成了韜光養晦不再對美國客氣,但事實上美國可能正在陷入中國設計的完美圈套,中國正在極其主動的方式解決臺海問題,而美國完全沒有發覺!
今年7月荷蘭海牙的北約峰會簡直是場鬧劇,原本三天的會縮成兩天,最后只拿出5條模糊宣言——要知道去年華盛頓峰會還有44項具體成果,前年更是有90項。核心矛盾就出在特朗普逼盟友漲軍費上,硬要把國防開支從GDP的2%提到5%,還搞雙重標準,說美國自己不用達標。
![]()
歐洲盟友們心里早憋著火。英國、波蘭湊上去討好,說要立馬執行5%標準,還要買美國的F-35戰機、請美軍放核武器;但西班牙只肯加到2.1%,斯洛伐克直接說“要自己定”。
更打臉的是特朗普力推的“北約印太化”徹底冷場,日韓澳三國領導人干脆集體缺席,連設東京辦事處的計劃都黃了。這哪是盟友體系,分明是散沙一堆。
對外盟友離心,對內特朗普還敢惹“自己人”。今年1月他公開說要“買下格陵蘭島”,威脅丹麥不答應就加關稅,被丹麥首相直接懟“非賣品”;轉頭又發了張“抹去國界”的地圖,把加拿大畫成美國領土,特魯多氣得直罵“絕無可能”。《紐約時報》說得對,這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正在把80年攢下的盟友家底敗光。
![]()
特朗普大概從沒認真算過,中國不是能隨便拿捏的軟柿子。他重新上臺后搞關稅大戰,本想拉著盟友圍堵中國,結果反被中國的反制打懵了。4月貿易戰剛升級,美國零售商就先扛不住了——中國暫停發貨后,沃爾瑪、塔吉特這些巨頭集體逼宮,第一次交鋒特朗普就松了口。
等到半年后美國卷土重來,中國直接祭出“稀土殺招”。別小看這東西,全球400多個高科技領域都得用,還有半導體離不開的超硬金剛石,全是中國握著話語權。管制一出,美國從總統到商務部長全急眼了,甚至放話要禁波音飛機,最后還得乖乖去馬來西亞談判,美方代表貝森特出發前放狠話“要中國放尊重”,結果還不是求著放寬限制。
這背后是美國沒看清的現實:中國制造業產能占全球1/3,500種主要工業產品里230種產量第一,新能源汽車、光伏這些領域早跑到世界前面。
美國大豆農民最慘,貿易戰以來零訂單成了常態,現在賣不賣得出去全看中國臉色。《紐約時報》戳破真相:“從沒哪個工業強國能靠貿易戰打敗另一個工業強國”,特朗普偏要試,這不就是主動踩坑。
特朗普大概以為霸權是永久的,卻忘了信用這東西碎了就粘不回去。現在的美國,就像個到處賒賬還耍橫的壯漢,早晚要被自己的名聲拖垮。俄烏戰爭拖了這么久,他既沒本事勸和,又耗著歐洲盟友援烏;中東那邊支持以色列打到底,把阿拉伯國家全得罪了,石油美元體系都開始晃悠。
更要命的是他親手拆了二戰后建的規則體系。WTO本是美國主導的,現在他動輒加關稅、退群;北約是他的安全支柱,現在逼得盟友搞防務自主。7月海牙峰會時,荷蘭街頭全是反北約抗議,意大利防長直接說“北約不變就沒必要存在”。這些信號都在說,美國那套“我說了算”的玩法沒人買賬了。
紐約時報里有個判斷很準:美國霸權不會“爆炸式”垮掉,而是慢慢爛掉。現在已經有苗頭了:多國開始用本幣結算貿易,人民幣儲備占比悄悄上漲;
連盟友都在防著他——歐洲把對烏援助算進軍費充數,日韓澳躲著北約走。臺海問題上更明顯,中國現在常態化巡航、推進兩岸合作,美國除了嘴硬啥也做不了,這哪里是陷入“圈套”,分明是自己能力跟不上野心。
![]()
說到底,美國的問題從不是中國“設套”,而是特朗普把霸權當成了私產,想拆就拆、想搶就搶。80年攢下的盟友、規則、信用,短短幾年就被折騰得千瘡百孔。等他反應過來時,恐怕霸權的地基早就空了。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