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我國有關部門在統計人口時驚訝的發現,伊克昭盟的蒙古族人口,從乾隆年間的四十萬,竟然減少到現在只有8萬。200年的時間,人口直接銳減了80%?很多人不解,人都去哪了?然而這還不是個例,據統計陳巴爾虎旗十幾年間少了41%的人,東新巴旗少了26%。整片草原就如同瘟疫席卷了一樣,只留下空蕩蕩、搖搖欲墜的蒙古包,和一首凄涼的民謠:“風吹草低見牛羊,不聽小兒喊聲娘。”那么問題來了,草原上的人都去哪了?答案揭曉后,不禁讓人身上冒出一身冷汗。原來他們是被一種疾病給纏上了,這種病雖然不會直接要人命,但卻能讓人無法傳宗接代。它讓女人不孕,讓孩子夭折,讓男人的生育力衰竭。那時候的蒙古人,平均壽命只有19歲,比原始社會的人活得還短。更可怕的是,這個病在草原上橫行,到處傳播。
![]()
1952年,醫療隊在巴彥淖爾草原的烏拉特前旗抽樣檢查,在提取的2200份牧民血液中,發現有86%感染了性病。后來又花了三年,在全內蒙古查了一萬六千多名牧民,發現感染率竟然達到了50%。這已經不是普通的疾病了,而是這個民族的催命符。日本人占領東北期間,有個日本教授在報告里寫道:“不用打仗,再過三十年,這片草原上的蒙古族就會自己滅絕。”這話雖然冷血,可這背后的真相卻讓人不寒而栗。有人追尋,這病到底是怎么來的呢?其實還得從清朝皇帝說起,早在乾隆年間,清政府為了管控蒙古人,搞了一套“宗教計劃生育”政策。方式簡單粗暴,那就是每個游牧民族家庭中,如果有三兒子的,必須送兩個去當喇嘛;五兒子送三個或四個,以此類推。喇嘛不用服兵役,不用交稅,這聽上去倒是很劃算。但要知道喇嘛不能娶妻生子。此后草原上結婚生子的家庭越來越少,喇嘛越來越多。
![]()
到后來,蒙古族男性里差不多有三成是喇嘛。男女婚配比例嚴重失衡,正常的家庭架構也被破壞的體無完膚。草原上的姑娘找不到合適的伴侶,只能嫁給還沒長大的毛頭小伙,或者是那種年近五六十歲的老頭。有男人在身邊就搭伙過日子,男人走了,就一個人守著蒙古包。馮玉祥將軍在回憶錄里直言不諱:“蒙古女子有好幾個臨時丈夫。”這也造成了草原上混亂的男女關系。然而調查發現了一個更可怕的現象,那就是喇嘛本該是清凈念經的人,然而55%的喇嘛感染了性病。他們不僅與女人私通,甚至和男人之間也亂來。性病就像瘟疫,在那個沒有藥可醫治的年代,在草原上橫行。1951年,烏蘭夫把內蒙古的情況寫成報告遞給中央。毛主席在看完后,斬釘截鐵的說到:“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把這個病滅掉!”
![]()
一聲令下,全國各地的醫生護士背上藥箱直奔草原。當時治療性病最佳良藥就是青霉素,但要知道,在那個年代,青霉素作為抗生素是十分稀缺的。帶去草原治療牧民們性病的青霉素,可都是國家從牙縫里擠出來的。每當新生產出來的青霉素,都是優先供給草原使用。醫生們晝夜不停給那些染病的牧民們注射青霉素,他們累了就鋪塊毯子在蒙古包里睡,醒了繼續看病。1953年,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們已經在牧區治好了九萬三千多個病人。到1957年,草原上建起了一百三十七所醫院,草原上的性病感染力從30%下降到2%。1977年,草原上最后一個先天梅毒病例被徹底根治。這場“戰爭”,勝利了。內蒙古的命運,從險些被滅族的命運中被硬生生拉了回來。建國時,蒙古族人口只有83萬。如今中國的蒙古族人口已經超過了五百萬。如今的草原上,風還在吹,草還在長。風吹草地見牛羊,聽得見小孩喊爹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