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上演變臉戲碼!當眾宣布取消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甚至事后還要再補一句“我不想浪費時間!”但要知道,在這前不久,他才剛當著鏡頭面,信誓旦旦保證會晤如期舉行。
事實上,從特朗普已經公布的行程表上,就能看出,這一切不過是他精心設計的一場外交棋局,如今,特朗普早已全身心投入到與中方會晤的準備工作中。
(特朗普即將開啟亞洲行,依次訪問馬來西亞和日韓,在此期間,特朗普還計劃與中方會晤)
![]()
據觀察者網報道,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宣布,特朗普即將開始一場亞洲之行,具體安排如下:
10月24日晚間啟程前往馬來西亞,10月26日,特朗普將與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會晤,并出席東盟峰會領導人工作晚宴;
10月27日,他會見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并一同登上部署在橫須賀基地的“喬治·華盛頓”號航母,10月28日,特朗普與高市早苗會晤,并隨后會見日本天皇,重點就防衛費問題進行商討。期間,貝森特、赫格塞思兩員大將也將全程陪同;
10月29日,特朗普飛往韓國與總統李在明會晤。據悉,韓國為表達誠意,準備為其頒發韓國最高級別勛章——“無窮花大勛章”,其鑲嵌大量寶石,單枚制造成本約合人民幣35萬元。
只不過,與之比起來,特朗普和中國的會晤,才是整場亞洲之行的真正重頭戲。
美媒透露,今年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即將在韓國慶州舉行,屆時,多國高層官員都會前往與會,主要圍繞貿易與投資話題展開討論。而特朗普,正是打算在此期間,與中方會晤。
(對于和特朗普會晤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
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之所以急著邀約中國,全因有些事情真的拖不起了。
畢竟截止11月10日,中美雙方關稅暫緩期就將結束,這意味著此次會晤將成為中美貿易談判的最后機會窗口,而任何失誤,都有可能導致兩國關系回到四月份的緊張狀態,甚至造成中美貿易的全面中斷。
特朗普顯然意識到該時間節點的重要性。
近期美方發起的一系列對華制裁,與四月份的手法如出一轍,都是試圖通過極限施壓迫使中國在關稅政策上妥協。但中國的反制措施早已明確傳遞出一個信號:在原則問題上,中國絕不會屈服于任何壓力。
這也就是為什么特朗普要在還沒會晤前,就開始全身心投入做準備。畢竟無論是稀土、大豆交易還是芬太尼問題,都讓美國焦頭爛額。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還提前放出口風,“此次中美會晤,一定會取得好結果”。
真是這樣?未必吧!
這一點從中方回應中就能看出來。對于是否和特朗普會晤,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僅僅用9個字就輕描淡寫地揭了過去——“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在臺灣問題上,美智庫建議特朗普會晤期間,與中方統一路徑)
![]()
別看只有短短幾個字,實則耐人尋味、信息量十足。
首先,一邊是特朗普的急切邀約,一邊是中國的冷靜回應,這恰恰說明,中國在中美博弈中已經占據主導權,在一些問題上,不需要向任何人獻媚!
當然,這一立場建立在中國近年來一系列精準的反制措施之上。所以,這也與一些國家對美國總統到訪的“受寵若驚”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近期升級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直接擊中美國高端制造業和軍火產業的要害。同時,中國堅持不購買美國大豆和高粱等農產品,也動搖了特朗普的政治基本盤。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還提前開始預熱,聲稱臺灣問題將成為核心議題之一。智庫蘭德公司見狀發出提醒,美國應當“最大限度地推動中方采取漸進式統一路徑,和平統一臺灣”,以避免卷入一場“毫無勝算的戰爭中”。
總而言之,從對抗到對話,從圍堵到共存,美國態度轉變絕非偶然,分明是對中國堅決反制的必然回應。因此,在這場舉世矚目的博弈中,誰更迫切需要達成協議,其實已不言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