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在APEC前試射高超音速彈道導彈】【李在明發聲稱歡迎朝美領導人會晤】【金正恩與特朗普在板門店握手合影】
特朗普還沒踏上韓國的土地,朝鮮那邊已經提前送上了一份硬核“見面禮”。
10月23日清晨,韓軍發布聲明稱,觀測到數枚從平壤附近發射的短程彈道導彈。朝中社隨后證實了這一消息,并進一步指出朝鮮試射的是兩枚“高超音速飛行體”。
![]()
朝鮮這次發射時間點非常“精準”,踩在APEC會議前夕,特朗普訪韓之前。金正恩這手“迎賓禮”,顯然是別有深意。
過去幾年,朝鮮的導彈試射已經成為一種政治語言。每當地區局勢緊張或有重大外交動作時,平壤往往會用導彈發射來“表態”。這一次也不例外。
韓國軍方認為,朝方發射的可能是“火星炮-11丁-4.5型”。“火星炮-11丁-4.5型”是KN-23搭載重達4.5噸的超大型彈頭的型號,朝鮮一直主張其最大射程為500公里。
對于日韓來說,朝鮮的這一動作讓其繃緊了弦,這正是朝鮮想要的效果。對于朝鮮來說,這不是挑釁,而是一種“主動入場”的方式。金正恩的邏輯很清楚:如果你特朗普要重啟外交,我必須先讓你看到我的實力;要想談,就得在我設定的議題上談。
自從重返白宮之后,特朗普就多次喊話稱想與金正恩舉行會面,而這次前往韓國出席APEC會議,無疑是其與金正恩會面的絕佳時機,不久前韓總統李在明在接受采訪時也暗示,稱歡迎美朝領導人會晤。
![]()
10月27日至11月1日,負責管轄板門店的聯合國軍司令部宣布板門店“特別參觀活動”突然宣布暫停。同時,韓國方面透露稱,特朗普將提前在29日抵韓,停留兩天一夜,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為可能的“特普會”預留窗口期。
另外,美國主流媒體CNN更是提前在朝韓邊境提前搭建了直播平臺,并包下了能直接眺望板門店的咖啡廳露臺。細心的人還記得,2019年特朗普和金正恩突然在板門店握手前夜,CNN也正是在那里架設攝像機。
一切跡象都表明:特朗普確實有意再見金正恩。問題是,金正恩愿不愿意“見”,或者說,他打算以什么姿態來見?
答案就在這次導彈發射里。朝鮮用最硬的方式告訴特朗普:如果要談,我可以見,但你得先承認我的底線——擁核地位不容談判。
![]()
回顧過去幾次“特普會”,每一次都以高調開場、低調收場。2018年6月,新加坡峰會上,特朗普與金正恩笑容滿面,開啟了美朝“破冰”時期;2019年2月,越南河內峰會,雙方徹底攤牌,美國要求朝鮮“完全棄核”,而金正恩只愿意“部分讓步”;結果會議提前破裂;同年6月,特朗普跨過“三八線”與金正恩握手,留下了歷史性時刻,但在這之后,一切又重新歸零。
如今六年過去,朝鮮的立場變得比以往更強硬。金正恩早就不再談“棄核”,而是反復強調“核武器是國家生存保障”。對他而言,核武不僅是防御手段,更是外交籌碼。
而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宮后,雖然嘴上說要“重啟外交”,但他本人對朝鮮問題的優先級并不高。為了顯示強硬,他更可能借訪問韓國的機會拉攏盟友、強化美日韓安全合作。
金正恩當然看得清楚——特朗普的到訪,更多是“秀肌肉”,而不是“談和平”。所以他干脆先發制人,用導彈提醒特朗普:我不是配合你外交秀的道具,我是談判桌上的對手。
總而言之,這場“見面禮”,既是威懾也是信號。接下來要看特朗普的反應。如果他選擇示強、繼續施壓,那么半島局勢還會再升溫;但如果他愿意換個思路,用平等的方式與朝鮮談判,或許還能重現6年前的美朝關系“蜜月期”。
無論結果如何,這次導彈發射已經讓全世界看清:朝鮮從未退出牌桌,它只是換了一種更強硬的方式發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