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尚A100C這兩天在社媒上挺火的。
坦白講,第一眼看到這臺車很難不聯想到長安Lumin(參數丨圖片):同樣是三門四座的微型車定位,同樣是圓潤可愛的“萌系”設計語言,甚至連軸距(1980mm)、動力參數(最大功率35千瓦)和電池容量(17.65度)都出奇地一致。
兩者在核心參數上打得有來有回,幾乎是“像素級”復刻。
這么說吧,如果把埃尚A100C和長安Lumin停在一起,不看車標,你大概率會以為是哪個品牌的“青春版”和“活力版”。
長安Lumin的優勢在于先發,它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用戶口碑和市場銷量, 品牌認知度更高。所以埃尚A100C的策略很明確——在看得見和摸得著的地方,給多一點。
![]()
比如續航。
全系標配17.65度磷酸鐵鋰電池,CLTC續航達到220公里。這個數據在同級別里不算驚艷,但貴在“全系標配”,沒有低續航版本拉低入門門檻,算是厚道。
座艙也是埃尚A100C的“加分項”。
競品們在這個環節往往做得比較克制,要么給個小尺寸的電子表屏幕,要么就是最基礎的藍牙連接,埃尚A100C的中高配車型給了一塊10.25英寸的中控大屏,并且接入了HUAWEI HiCar,基本可以滿足“在朋友面前秀一把絲滑車機互聯”的情緒價值。
從面子上說,這塊大屏往那一放,整個內飾的“檔次感”瞬間就和那些還在用“收音機”的競品拉開了差距。
從里子上說,大屏+手機互聯,意味著導航信息更清晰、娛樂體驗更豐富、語音控制更便捷,這些都是實實在在提升駕駛體驗的功能。
簡單總結:買三五萬小車的用戶,他們最在乎什么、最頭疼什么,埃尚A100C幾乎是照著標準答案在做題。
![]()
當然,埃尚A100C的品牌力確實也是硬傷。
“埃尚”這個名字對于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完全是陌生的,雖然有“柳州五菱”這個金字招牌背書, 但它畢竟不是直接掛的五菱標。
首先我們要厘清一個概念,此“五菱”非彼“五菱”。
推出埃尚的是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隸屬于廣西汽車集團;而我們熟知的那個造出宏光MINIEV神車的是上汽通用五菱。
廣西汽車集團是上汽通用五菱(SGMW)的創始股東之一,但它本身是一個獨立的、龐大的集團。
在一個消費者“認標”的時代,品牌想要建立信任需要投入巨大的時間和營銷成本,而消費者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未知數和“隱形成本”。
我想看車,去哪看?我想試駕,有試駕車嗎?我車壞了,去哪修?4S店覆蓋了多少城市?......這些都是最現實的問題。
![]()
一個新品牌,渠道鋪設和售后服務體系的建立需要時間,而在這個過程中,早期用戶的體驗很可能成為“小白鼠”。
至于設計,埃尚A100C丑嗎?不丑,甚至還挺討喜,但長得實在太傳統,或者說太像競品了,以至于它無法在第一時間通過視覺抓住消費者的心,于是就只能退回到最原始、最殘酷的“參數對比”和“價格戰”中去。
這無疑會非常辛苦。
埃尚A100C面臨的劣勢是深植于品牌和設計基因里的:一方面是需要長期投入才能解決的信任問題,另一方面是在市場高度同質化下難以突圍的身份認同問題。
這遠比加上一塊電池、換一塊大屏要困難得多。
在所有對手中,最值得玩味的,其實是它和同門兄弟——五菱宏光MINIEV。
很多人會問“這算不算左右互搏?A100C能取代MINIEV的江湖地位嗎?
我覺得,格局小了。
宏光MINIEV用低價教育了市場,創造了數百萬的龐大用戶基盤,但這批用戶是會成長的,當他們開了一兩年MINIEV,手里多了點預算,想換個“好點兒的”車時,會發生什么?
他們受夠了高低配車型之間的續航差。
這時候,如果沒有一個產品能承接住這批巨大的“升級流量”,他們就會投入競品的懷抱。
埃尚A100C的任務,就是成為MINIEV用戶的“下一個歸宿”,在自家生態里完成換購......再怎么說大家都是“五菱”嘛。
![]()
聊完了車,我們再把視角拉高,聊聊五菱為什么選擇和河南森源合作?以及為什么第一款車是微型電動車?
廣西汽車集團手握深厚的造車底蘊和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尤其是在商用車和零部件領域。但在乘用車領域,特別是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它需要一個新的故事來打動市場和資本。
而與河南森源的合作,則巧妙地解決了“準生證”的問題。
河南森源擁有新能源乘用車的生產資質, 這讓埃尚品牌得以“借殼”快速落地。這是一次典型的資源整合,雙方各取所需。
為什么首款車選擇微型車市場?
因為在5萬元左右的微型車市場,品牌壁壘沒有那么堅固,消費者更看重的是實實在在的性價比,是“好開、好停、省錢”,這恰恰是五菱體系最擅長的領域。
而且,對于一個新品牌來說,上來就搞高精尖的技術,風險太大,微型車的技術相對成熟,生產成本也更容易控制,這能讓品牌在初期階段活下來,并且還能有不錯的利潤。
![]()
埃尚背靠廣西汽車集團,在供應鏈管理、成本控制和對下沉市場的理解上有著天然的優勢,這是許多“PPT造車”新勢力無法比擬的。
很多人不知道,廣西汽車集團旗下的“五菱工業”是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一個不折不扣的“隱形冠軍”,它不光給自家的上汽通用五菱供貨,還給國內眾多主流車企,甚至是一些合資品牌提供核心零部件。
汽車的成本大頭都在零部件上,很多新勢力品牌核心部件全靠采購,比如找寧德時代買電池、找博世買電控,這樣一來,自己基本沒有議價權,成本自然降不下來。
廣西汽車集團很多核心部件它都能自己生產,比如發動機、變速器(傳統燃油車)、車橋、底盤件、內外飾件……這種對供應鏈的垂直整合能力,是埃尚A100C敢于在這個價位還能給你配上10.25英寸大屏的底氣所在,它能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把每一個零件的成本都壓到極致。
另外,五菱工業作為眾多車企的Tier 1供應商,它供應給其他品牌的零件和供應給埃尚的零件,都遵循同一套質量體系。
也就是說,埃尚A100C零部件的品質下限是有保證的。
不過還是那個問題:新品牌的推廣之路道阻且長,如何讓消費者既能聯想到五菱的品質保障,又能清晰地認識到埃尚是一個獨立的、更年輕時尚的品牌,不容易。
某種程度上,這正是競品們的“護城河”。
比如長安Lumin。
![]()
“長安汽車”這四個字在中國市場就意味著龐大的保有量、成熟的品控和遍布全國的經銷商網絡,Lumin作為長安旗下的“親兒子”,天生就繼承了這份信任資產。消費者買它,買的不僅是車,更是“確定性”——產品質量有保障,售后服務找得到人。
何況,買車終究是要線下體驗的。可能在你們家附近三公里內,就能找到一家長安的4S店,你隨時可以去看車、試駕、談價格,對于埃尚來說,這種便利性上的劣勢是短期內解決不了的。
埃尚作為一個新品牌,渠道鋪設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很多三四線城市甚至二線城市,消費者可能在網上被A100C種了草,但一查地圖,最近的店在兩百公里外,那這股熱情瞬間就會被澆滅。
看得見卻摸不著,是新品牌在擴張初期最大的痛。
但有一說一,我不認為埃尚A100C和競品之間是“你死我活”的殲滅戰,畢竟A100C搶奪的是增量盤,它的目標用戶畫像非常清晰,就是那些對價格敏感、但對體驗不妥協的消費者。
他們可能是居住在老舊小區的上班族,也可能是追求科技感數碼原住民,埃尚A100C的“續航平權”、“中控大屏”和“HiCar”可以形成顯而易見的價值錨點,然后精準地向這部分人發出信號。
競品駐扎的是基本盤,就是那些對品牌忠誠度高、追求穩妥、對續航和智能體驗沒有極致要求的用戶,這部分市場存量巨大,足以讓競品活得很滋潤。
埃尚A100C要想贏,唯一需要糾結的是如何快速讓目標用戶知道它的存在,并有機會親身體驗到它的“好”。
江湖車評:
總體上,埃尚A100C屬于非常“務實”的產品,它沒有給你畫什么星辰大海的餅,而是在有限的成本內盡可能地給你提供實用、好用的配置。
它可能不會成為像宏光MINIEV那樣的現象級“神車”,但絕對有實力成為微型車市場不容忽視的攪局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