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曰:禮樂不可以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而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致樂,以治心者也;致禮,以治躬者也。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故樂也者,動于內者也;禮也者,動于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內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德輝動乎內而民莫不承聽,理發乎外而民莫順承,故曰“知禮樂之道,舉而錯之天下無難矣。”
![]()
品德高尚的人說禮樂是需要持續遵守的規范,一刻都不能夠懈怠,用音樂來調理自己內在的情感,個人內在的正直慈愛之情就會情不自禁的產生。
正直仁慈的心情不自禁的產生之后,個人心中的滿足感就會產生,個人內在的情感得到滿足之后,生活便能夠安穩,生活安穩之后就能夠長久存在,長久存在便能夠樹立誠信,誠信樹立之后個人便會不怒自威。
上天雖然不言語但是他卻誠信的遵守四季的變化,神靈雖然沒有發怒但是他的威嚴卻在不經意間得到了彰顯。
![]()
音樂是為了調整個人內在的情緒,禮儀是為了調整個人外在的行為,禮儀規范了個人的行為就讓人顯得莊嚴敬重,莊嚴敬重就顯得有威嚴。
個人內在的情緒不平和快樂,內在的各種陰謀詭計便會產生,外在的行為如果不裝嚴敬重,便會不由自主的產生輕慢之心,因此音樂是內在的情緒活動,禮儀是外在的行為展示。
音樂能夠讓人顯得和順,禮儀能夠讓人顯得更為和睦,內在仁和,外表溫順百姓看到這樣的人便不會和他產生沖突,看著他的行為百姓也不敢去怠慢他。
個人內在情感的表達百姓也會聽從,外在的行為表現百姓也不會去違背,因此說遵守禮樂制度的人,就算遇到困難也是能夠安穩度過的。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