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問題
可能不在于你不夠努力
你是不是也會在深夜復盤時,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事沒做完,進而自責自己不夠努力?你是不是也會在看到身邊的人取得成就時,反觀自己已經拼盡全力但還沒有成果,焦慮不斷加劇?
其實,真正的問題可能不在于你不夠努力,而在于你對“努力就該有立竿見影的回報”這件事抱有過高的期待。我們很容易用 “即時反饋” 來衡量努力的價值,卻忘了很多成果都需要時間慢慢發酵:每天背單詞,雖然暫時不能流暢對話,卻已在積累詞匯量;嘗試健身,雖體重沒有驟降,身體的耐力和柔韌性卻在悄悄提升。
所以,不要因為暫時沒有看到回報,就否定自己的努力,真正的問題可能只是時間還沒到。給努力一點時間,也給自己一點耐心,你會發現,那些你曾付出的汗水,終會在未來的某一天,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饋你。
將意義感更多地
建立在過程中而非結果上
我們之所以會在努力后感到焦慮,是因為把努力的意義完全寄托在了最終的結果上。一旦結果不如預期,之前所有的努力仿佛都失去了價值,焦慮感自然會涌上心頭。
其實,如果你把意義感更多建立在過程中而非結果上,就會很好緩解焦慮感。學習時,別只盯著“第一名”,而是去享受解開一道難題的豁然開朗、記住一個知識點的踏實,即便一次考試沒能取得理想的成績,也不會被焦慮裹挾;跑步時,別被“五公里”“十公里”這樣的硬指標困住,而是去感受風拂過臉頰的輕松、跑完后身體舒展的暢快,只要能達到鍛煉身心的目的,就值得開心。
當你把注意力放在過程時,你會更容易感受到快樂和滿足。每克服一個困難,每取得一點小小的進步,都會給你帶來成就感,激勵你繼續前進,讓你更加從容。
允許自己松弛
該休息時就好好休息
在努力的道路上,有的人會抱持著“只有不停向前跑,才能離目標更近”的念頭,于是把日程排得滿滿當當,連一點喘息的時間都不給自己。可事實上,長時間高強度的努力,有時會讓我們身心俱疲,反而會降低效率,加劇焦慮。所以,我們要學會允許自己松弛,該休息時就好好休息。
休息不是偷懶,而是為了更好地出發。感到疲憊時,你不妨停下腳步,選擇一些簡單的方式緩解一下。比如去郊外散散步,呼吸新鮮空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窩在沙發里看一本喜歡的書,讓心靈得到放松;也可以和家人朋友聊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
適當的松弛還能激發我們的創造力和靈感,很多時候,一些困擾已久的問題,在放松時反而能找到解決的辦法。所以,不要對自己過于苛刻,允許自己有松弛的時刻,讓努力和休息形成良好的循環,才能在追求目標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