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提醒日本雙邊合作已降至零:日本還能再派安倍昭慧訪俄嗎?
作者:黃埔少俠 總第:八百二十期
在克里姆林宮的金色大廳里,一束鮮花與一滴眼淚的交鋒,背后曾是兩個鄰國之間難以跨越的鴻溝。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10月24日發表就任后的首次施政演說,談及對俄政策時,一面將俄羅斯稱為“安全擔憂源頭”,一面又堅持解決領土問題和簽署和平條約仍是政府的外交方針。
幾小時后,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通過塔斯社向東京傳回訊息:由于日本前幾屆政府的不友好舉動,俄日雙邊合作已降至零。
這番表態如此迅速而堅定,仿佛是要給這位日本新首相的外交政策提前澆上一盆冷水。
![]()
一、俄羅斯的警告:為何選在高市上任時?
高市早苗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后的首場政策演說,無疑吸引了眾多鄰國的目光。她一邊強調中國、朝鮮和俄羅斯的軍事動向是“嚴重關切”,一邊又小心翼翼地提及與俄羅斯簽署和平條約的意愿。
佩斯科夫的回應絕非即興之作。選在這個時間點發出強硬警告,莫斯科向東京傳遞著清晰的戰略信號。
克里姆林宮的表態隱含雙重信息:一方面,佩斯科夫聲稱俄羅斯“支持簽署和平條約”,對日本的提議表示歡迎;另一方面,他尖銳指責日本近年來的“不友好立場”。
這種看似矛盾的態度,揭示了俄羅斯對日政策的本質:戰略上不抱幻想,戰術上不拒絕對話。
與此同時,俄羅斯國防部24日透露,圖-95MS遠程戰略轟炸機已在日本海中立水域完成例行巡航。這一軍事動作與外交表態相輔相成,進一步強化了莫斯科的警告。
![]()
二、制裁與反制:日俄關系的螺旋式下降。
日本參與對俄制裁并非偶然決策。佩斯科夫直言不諱地批評日本“參與了企圖對我國實施的所有非法制裁和限制”。
這些制裁措施涉及金融、能源、貿易多個領域,是日本作為西方陣營一員的必然選擇。
從日本國家利益角度看,這一決策兼具合理性與必要性。作為資源匱乏的島國,日本始終將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視為生存保障。烏克蘭沖突觸動了這一根本利益,配合歐美制裁似乎成為東京的唯一選項。
然而制裁給日本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反噬效應。日本去年投入10.7萬億日元進口液化天然氣與煤炭,化石燃料進口占發電量60%-70%,成為推升通脹的重要因素。
![]()
三、能源困境:日本核能復興的艱難抉擇。
面對能源困局,高市早苗已將重啟核電列為內閣優先政策。支持核電的高市會推動加速“核能復興”,重啟核反應堆增加核電比例,是降低進口昂貴發電燃料的關鍵所在。
福島核事故前,日本共有54座運行核反應堆,而目前33座可運行核反應堆中僅14座重啟。
核能重啟面臨國內外的雙重挑戰。在國內,高市任命精通英語的赤澤陽生擔任經濟產業大臣,負責能源政策,意在爭取地方民眾與利益相關者的理解。
![]()
四、安倍昭惠的眼淚:柔韌外交能否再啟?
今年5月29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遺孀安倍昭惠訪問克里姆林宮,與普京總統會面。會談期間,昭惠在聆聽普京講話時被拍到眼眶泛淚,體現出交流過程中的濃烈情感。
會后,普京甚至總統座駕專車送其前往莫斯科大劇院觀看芭蕾舞演出。
這一充滿象征意義的會晤,展現了日俄關系中罕見的“柔韌外交”。普京以一束鮮花迎接安倍昭惠,并表達了對其丈夫政治遺產的深切敬意。
他回憶稱,在安倍任職期間,兩人曾會晤27次,并強調安倍致力于締結日俄和平條約。
安倍昭惠當時對這番悼念深受感動,表示重視丈夫生前與普京之間的對話,并強調在當前挑戰下,繼續推進日俄之間的文化及民間交流至關重要。
![]()
五、北方四島:和平條約的癥結。
日俄關系的核心障礙始終是領土問題。兩國至今未能締結和平條約,主要原因就是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的歸屬爭議。
這些爭議島嶼位于俄遠東堪察加半島與日本北海道之間,包括齒舞、色丹、國后和擇捉四島。日本主張這些島嶼為其“固有領土”,而俄羅斯則堅持它們是其俄羅斯主權領土。
2015年,安倍晉三曾在一次日俄首腦會談中引用了普京之前提出的“平局”說法,試探俄方在領土問題上的靈活性。
歷史性的法律文件成為雙方各執一詞的依據。俄羅斯國家杜馬審議的一份法律草案規定,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在1943年《開羅宣言》、1945年《波茨坦公告》等文件基礎上,南千島群島屬于俄羅斯。
![]()
六、高市早苗的抉擇:有限選項與可能路徑。
面對俄日關系的嚴冬,高市早苗的選擇有限。她在施政演說中表示:“我們將把對當下生活和未來的不安轉化為希望,構筑強大的經濟”。
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她必須在外交上找到突破口。
高市早苗的可能路徑有三個方面:其一,她可能會繼續安倍晉三時期的雙軌 approach——一方面堅持制裁,另一方面尋找對話機會;其二,利用能源合作作為潤滑劑,盡管難度極大;其三,探索文化人文交流的可行性,類似安倍昭惠訪俄的模式。
然而,佩斯科夫的明確表態意味著,任何突破都需日本首先在制裁問題上做出調整。俄羅斯已明確將雙邊關系冰凍的責任歸咎于日本的“不友好舉動”。
在可預見的未來,日俄關系難以解凍。高市早苗領導下的日本,將不得不在堅持制裁與期待對話之間走鋼絲。
![]()
七、總結:以柔韌承受時代之重,恰是這個島國千年未改的生存傳統。
普京派專車送安倍昭惠前往大劇院,觀賞芭蕾的舉動,成為戰爭陰云下最意味深長的外交畫面。
車窗外,戰爭海報與征兵標語掠過;車窗內,一位日本未亡人凝視著這座她丈夫曾27次踏足的城市。
當西方領導人用武器支援烏克蘭時,日本送來了一個遺孀的眼淚伴隨鮮花。這束花無法移走千島群島的一寸土地,卻為凍結三年的俄日關系撬開一道微光。
恰如日本諺語所言:“柳枝積雪而不斷”,以柔韌承受時代之重,恰是這個島國千年未改的生存傳統。
2025年10月25日
?友情提醒:黃埔少俠歡迎各位評論區發表您的高見。歡迎各位關注、點贊、分享和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