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想靠斷系統(tǒng)、停工資拿捏安世中國,結果人家17天就徹底脫離管控,這事兒在半導體圈最近傳得挺火。
作為一個天天蹲行業(yè)新聞的30歲自媒體人,我看完這事兒第一反應是:荷蘭這次是真沒算到,自己捏著的“把柄”居然成了擺設。
荷蘭一開始的路子看著挺“穩(wěn)”,他們覺得只要切斷安世中國的系統(tǒng)權限,員工拿不到工資,中國團隊要么妥協(xié)要么停擺。
![]()
本來以為這招百試百靈,畢竟2024年就有過類似案例,一家歐洲汽車零部件企業(yè)斷了中國分公司的系統(tǒng),那邊直接停擺一個月,最后還是乖乖答應了總部的不合理要求。
荷蘭估計想著,安世中國沒了系統(tǒng),連訂單怎么管、生產怎么調度都搞不定,員工沒工資也得鬧,用不了多久就得服軟。
他們甚至還提前跟供應商打了招呼,說要是安世中國不妥協(xié),就別給供貨,把路堵得死死的。
荷蘭的“老套路”:以為能復制“停擺劇本”
![]()
可荷蘭沒料到,安世中國早就留了一手。
2023年全球供應鏈亂成一團的時候,安世中國就自己開發(fā)了一套備用系統(tǒng)。
當時不少人覺得這事兒沒必要,花精力又費錢,現在看來,這步棋走得太對了。
而且人家對員工也夠負責,荷蘭一停發(fā)工資,安世中國當天就跟大家說“放心,工資肯定不會少,公司能解決”。
![]()
我翻了2025年《中國半導體行業(yè)報》的采訪,有員工說“當時一點都不慌,知道公司早有準備,跟著干就行”。
荷蘭的管控手段算是徹底失靈了,安世中國不僅沒亂,反而更團結了,只用17天就拿出了脫離管控的方案。
據說荷蘭總部收到消息后,開會討論了好幾天都沒回過神。
這個速度真挺讓人意外的,畢竟要脫離總部管控,從指令執(zhí)行到財務切割,每一步都得細致。
![]()
安世的“后手棋”:17天從“被管控”到“自主運營”
安世中國的第一步就是給全體員工發(fā)了封信,把話說得明明白白。
信里特別強調“只執(zhí)行國內公司的指令”,荷蘭總部的命令要是沒經過中國法人批準,員工都能拒絕。
本來想這可能就是走個形式,后來發(fā)現信里還附了具體流程,比如遇到外部指令該找誰反饋、誰來審核,寫得清清楚楚,大家一看就懂。
![]()
有員工說,收到信那天全公司都挺振奮,還把關鍵條款標出來發(fā)部門群里討論,氛圍特別好。
更關鍵的是財務上的切割,這才是真的斷了荷蘭的念想。
安世中國直接發(fā)了公告,說以后員工的薪資、獎金還有福利,全由國內公司自己發(fā),跟荷蘭總部沒關系。
為了這事,他們早就跟國內銀行對接好了,荷蘭停薪第三天,工資就到賬了,甚至還多補了一點,說是“辛苦大家了”。
![]()
2025年《財經天下》報道過,有員工收到到賬通知,第一時間在朋友圈發(fā)了“安心了”,還配了個加油的表情。
我覺得這細節(jié)特真實,員工心里踏實了,公司才能穩(wěn)得住。
不光是員工薪資,安世中國還跟供應商重新簽了合同,把之前跟荷蘭總部有關的條款全去掉了,改成“安世中國直接對接,貨款我們自己付”。
有個供應商說“本來還擔心受影響,看到新合同就放心了,跟安世中國合作這么多年,他們信譽一直很好”。
![]()
現在安世中國的運營完全正常,訂單比之前還多了不少,不少客戶都是沖著重組后的穩(wěn)定性來的,還有新客戶主動找上門,說“就想跟自主運營的中國企業(yè)合作,放心”。
其實安世中國這事兒,看著是一家企業(yè)的獨立,背后藏著的是中國企業(yè)自主意識的覺醒。
以前很多跨國企業(yè)的中國分公司,習慣了聽總部安排,遇到問題先想著“跟總部商量”。
但安世中國不一樣,他們主動做準備,遇到事敢自己拿主意。
![]()
這幾年中國半導體行業(yè)一直在進步,企業(yè)的自主能力越來越強。
2024年有一家芯片設計公司,遇到國外技術封鎖,靠自己的團隊用了三個月就突破了關鍵技術,比預期還快了一個月。
安世中國又做到了,這說明中國企業(yè)應對外部風險的時候,越來越有底氣了。
這事兒也給其他跨國企業(yè)的中國分公司提了個醒,不能光依賴總部,得有自己的備用方案,關鍵時刻才不會被動。
![]()
有行業(yè)專家說“安世中國的案例會讓更多企業(yè)意識到自主運營的重要性,以后大家在供應鏈、系統(tǒng)、財務這些方面,都會更注重獨立性”。
對中國半導體行業(yè)來說,這也是個好消息。
現在全球半導體競爭特別激烈,中國企業(yè)能在這種時候實現自主運營,不僅能保證自身穩(wěn)定,還能給整個行業(yè)的供應鏈安全添份力。
2025年《中國電子報》的評論說得挺對,“安世中國的破局,是中國半導體企業(yè)從‘跟著走’到‘自己走’的重要一步”。
![]()
自主運營不是說要閉門造車,安世中國也說了,以后還是會跟國外優(yōu)秀企業(yè)合作,但合作得是平等的,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被動。
這種態(tài)度我挺認可,既開放又守住底線,這才是中國企業(yè)該有的樣子。
以后肯定還會有更多中國企業(yè)像安世中國這樣,面對外部挑戰(zhàn)的時候,拿出自己的實力和智慧。
等越來越多企業(yè)覺醒了,中國產業(yè)鏈的韌性會越來越強,在全球競爭中也能占更有利的位置,給國家科技發(fā)展和經濟穩(wěn)定添更多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