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電動化浪潮席卷的當下,30 萬內燃油轎跑市場逐漸萎縮,但 “最美大眾” CC 始終占據一席之地。2026 款大眾 CC 以 22.49-27.99 萬元售價,攜三廂與獵裝雙版本而來,保留無框車門等經典元素的同時,融入電動化設計語言與智能配置。這款歷經十年迭代的車型,能否在新能源圍堵下延續輝煌?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
![]()
我們首先來看新車的外觀設計方面,2026 款大眾 CC 的前臉堪稱 “燃油車設計升級范本”,以 “暗夜騎士(參數丨圖片)” 設計語言重構經典,既保留性能基因又貼合現代審美。核心亮點是三段式貫穿 LED 光帶,細長燈帶橫向貫穿車頭,與蜂窩狀熏黑進氣格柵形成強烈明暗對比,取消傳統霧燈后,用貫穿式熏黑飾條銜接兩側進氣口,形似斗牛鼻的造型讓視覺重心下移,運動感更突出。大燈組采用雙 L 型矩陣式 LED 光源,支持自適應遠近光切換,前包圍兩側導流槽借鑒電動車空氣動力學理念,配合前唇碳纖維紋理飾板,將風阻系數降低。
![]()
再來看車身側面部分,車身側面是大眾 CC 的 “顏值護城河”,2026 款延續標志性溜背輪廓,4870mm 車長搭配 2841mm 軸距,通過 “長軸距短車身” 布局,讓側窗與車門比例接近 1:1,視覺重心更顯沉穩。車頂線條從 B 柱以黃金比例下壓,形成一氣呵成的弧面無框車門依舊是點睛之筆,配備雙層隔音玻璃與電動吸合技術,開關門時車窗自動升降的機械聲效被車友稱為 “優雅宣言”。輪轂提供 18 英寸基礎款與 19 英寸雙色運動款,后者搭配紅色制動卡鉗,運動氣息瞬間拉滿。車身配色涵蓋冰川白、星耀黑等經典選擇,啞光漆面選裝包讓原廠車型自帶改裝質感,車流中辨識度遠超同級家用車。
![]()
再來看車尾部分,車尾設計與車頭形成完美呼應,整體風格飽滿且層次分明。貫穿式 LED 尾燈采用透明燈罩,內部菱形光帶點亮時如熔巖流動,與車頭燈組形成設計閉環,夜間點亮后辨識度極高。后備箱蓋末端的黑色小鴨尾并非裝飾,高速行駛時可提供額外下壓力,配合后包圍中央擴散器與兩側導流槽,進一步優化空氣動力學表現。排氣布局暗藏巧思,雙邊四出鍍鉻裝飾保留燃油車的性能儀式感,實際排氣則采用隱藏式設計,兼顧運動視覺與低風阻需求。精準覆蓋了轎跑愛好者與家庭用戶的需求。
![]()
進入車內,進入車內,2026 款大眾 CC 延續德系實用風格,同時提升細節質感。中控臺采用軟性搪塑材質搭配金屬飾條,縫線工整細膩,雖然未使用 Nappa 真皮等高端材質,但觸感扎實耐用。10.3 英寸全液晶儀表與 12 英寸中控屏組成雙聯屏,搭載最新大眾車機系統,支持手機 APP 遠程操作、在線導航與 CarPlay 無線互聯,操作流暢度較老款提升明顯。空間表現驚喜十足,2841mm 軸距轉化效率出色。身高 180cm 的體驗者坐進后排,腿部仍有一拳半余量,頭部因溜背弧面優化設計,也不會感到壓抑。座椅采用仿皮材質,支撐性與包裹性均衡,高配車型配備前排加熱功能,冬季用車更舒適。
![]()
動力系統延續經典配置,搭載 EA888 系列 2.0T 發動機,提供高低功率兩種調校:330TSI 版本最大功率 137kW,峰值扭矩 320N?m;380TSI 版本最大功率 162kW,峰值扭矩 350N?m,均匹配 7 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日常駕駛中,低功率版起步輕快平順,雙離合變速箱換擋邏輯聰明,低速行駛幾乎沒有頓挫感,完全能滿足城市通勤需求,底盤方面,前麥弗遜 + 后多連桿獨立懸架組合經過運動化優化,側傾抑制提升。搭配選裝的 DCC 動態底盤控制系統,可在舒適與運動模式間切換,大家對此車型有什么看法歡迎采訪評論,感謝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